藝術家妙手回春「生之源」生生不息

人氣 1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0日訊】臺大醫院中山南路的院區中庭所懸掛的巨幅油畫「生之源」,歷經四十天的原地修復工程後,終於能夠回復十年前的完好神采。

聯合新聞網二十九日報導,臺大醫院向來執國內醫界牛耳,醫人無數,然而,面對其院區內公共藝術作品的「健康」,卻需假藝術修復專家的妙手回春。

在臺大醫院中山南路的院區中庭所懸掛的巨幅油畫「生之源」,歷經四十天的原地修復工程後,終於能夠回復十年前的完好神采。

這次成功修復的油畫「生之源」,長九米、寬七米,是國內公共藝術品中,最為巨型的一幅油畫作品,採半開放式的施工法,讓整個修復過程透明、完整的呈現於公眾面前,也是國內罕見的一次藝術修復示範。

完成此修復計劃的李福長昨天指出,此懸掛油畫的醫院室內中庭,環境空氣品質竟然比外面還要差,使得作品表面的灰塵累積量,幾近嚴重程度,而灰塵累積的速度,也令他十分訝異。

旅美精神科醫師陳家榮,是「生之源」的創作者。台大醫科校友身分的他,主動將此畫作捐給臺大醫院,十年前此新院區啟用之際,這幅油畫就懸掛在大門入口的中庭空間,懸掛牆面從地下樓層向上延伸到地面兩層樓高,氣勢壯闊。這次修復畫作,就在原地搭設高聳的施工鷹架,外面圍上一層透明的綠紗網,進行專業修復。

由於施工鷹架超過三米高度,已經屬於「高空作業」的範圍,李福長和蔡旭清兩名修復人員,在超過一個月的修復工作中,必須戴上安全帽,身軀緊綁安全繩索,在鷹架間攀爬、穿梭,因此,考驗的不只是他們的修復技巧,也是一次體能極限的挑戰。李福長說,像這樣的公共藝術,平常不太有人注意,反倒是如此驚險的施工過程,不斷引來民眾的圍觀,已成為醫院病人的注目焦點。

李福長例舉他在修復過程專業紀錄的數據,說明環境空氣品質對油畫「生之源」健康危害的程度。他說,這幅畫十年來所累積的灰塵,以畫作上下兩端各二十五平方公分的區塊來計算,畫面上端部分累積的灰塵約有零點三毫米,下端部分則近零點五毫米,灰塵量將近一倍厚。

他每天工作現場溫濕度的紀錄數據,也顯示此公共空間的早晚溼度,落差值達百分之十,最高溼度可達七十二度,遠高於標準值的五十度。他指出,溼度落差大,造成畫作反覆膨脹、收縮,造成油彩顏料的嚴重剝落。

李福長說,這次油畫修復案例的環境調查,除將提供臺大醫院具體的修復紀錄,也盼望此舉引起國內對公共藝術品管理、維護的重視。這次臺大醫院修復「生之源」,總費用五十七萬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秘語17小時》導演章明:電影是一條不歸路
蘇小蕙:北京對陳水扁是否已經黔驢技窮?
新年臨近 “中國結”紅遍神州
游錫堃巡視文建會盼行政和建設應有藝文參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