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綠蠵龜之後海巡署東南沙珊瑚礁復育有成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5日訊】繼綠蠵龜之後,根據台灣行政院海巡署與學界的研究,東南沙珊瑚礁復育有成。原本當地因「聖嬰現象」,以及毒、炸魚導致超過百分九十的珊瑚白化死亡的情形,在海巡人員的努力下,當地海底生態又現生機,再現七彩奪目美景。

據中央社5月5日報導,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四月下旬趁著南沙島換防及東沙島巡邏勤務機會,包括國內致力於國內海洋保護及珊瑚復育工作的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人員五十餘人也
隨船進行東、南沙珊瑚生態調查。

根據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明修教授在當地所拍攝的海底影片顯示,近年來在當地海巡署駐防官兵積極取締非法捕魚保護下,當地海域珊瑚又漸漸恢復生機,珊瑚群體覆蓋率已恢復達百分四十到五十,洄遊魚類數量更是明顯增加,海底景觀從一片死灰又恢復到七彩美景。

八年前也曾前往東沙群島研究的鄭明修表示,八年前因為「聖嬰」現象,造成珊瑚大量白化死亡,加上人為破壞,海底遭受破壞的程度超過想像,至少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珊瑚已經死亡,整個海底呈現一片死寂。也由於珊瑚的死亡,使得珊瑚礁為主體的東沙島停止生長,
也可想見珊瑚的死亡對當地生態衝擊之嚴重性。

對於南海當地的生態保育,還不止珊瑚,南沙指揮部在南沙島上設有「貝殼館」,另外也協助海洋大學生物研究所所長程一駿教授在當地進行有一項關於綠蠵龜的三年研究工作,去年五月間成功完成綠蠵龜野放。

根據海巡署統計,今年元月至四月,海巡署駐防東沙人員總共驅趕一百零七次越界捕魚的大陸、越南及香港籍漁船,查獲毒魚所用的氰酸鉀三點五公斤、濃縮液十筒、炸魚用的炸藥四點五公斤、雷管十二支。

原本海巡署在東沙群島只配備小型的巡邏艇,對於經常有各國漁船越界捕魚及毒魚行為的南太平洋海域而言,根本不足任務所需,為此海巡署成立後,特別加派機動船隊及直屬船隊所屬七百五十噸級的大型巡邏艦前往進行護漁,成果相當的豐碩。

海巡署署長王郡表示,針對東沙群島一帶海洋生態遭破獲,研判應該與人為因素脫不了關係,基於保護漁業資源及海洋生態保育的職責,特別要求駐防東沙島的人員加強查緝漁民的不法行為,讓東沙這塊世界海洋公園得以永續保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溫室效應比所預料的更嚴重
千吨油污染台南海域
潛水勘查 海底未遭污染
澳洲珊瑚礁區魚類大量神秘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