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世界杯際回望中國足球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5日訊】三場全負,一球未進,球迷圖然又厚愛了一場中國足球,卻不得不悲悵地承認—–中國足球還很爛。

*體制篇:假球、黑哨毒瘤侵蝕肌體,虛假泛濫

足球圈中絕大多數人士都痛恨假球、黑哨,他們也許比球迷和媒體恨得更切。然而一旦假球、黑哨于自身有利之時,很多人又會轉向暗中支持或者親身參与,這是中國足壇的一大頑疾。

假球、黑哨不僅欺騙了球迷,其實也是在欺騙中國足球自己。世界杯的慘痛經歷告訴中國足球:足球場上容不得僥幸和欺騙,足球比賽憑的就是實力。對假球、黑哨的打擊力度取決于中國足協的態度,如果向足協承諾的那樣坦白者從寬處理甚至可以重新使用的話,那么打擊假球、黑哨就永遠是隔靴搔痒。從根本上打擊假球、黑哨會触及到中國足球的中樞神經,這需要的是一种巨大的魄力。

如果說假球、黑哨是中國足球的大毒瘤的話,那么青少年足球虛報年齡、以大打小就是個小毒瘤,而且潛伏的危險性更大。中國青少年球隊過去在世界賽場上不斷爆冷就得益于此。但假的終究是假的,總有付出代价的那一天,去年一年就查出5000多名弄虛作假者。

*球隊篇:像個孩子起伏太大

似乎可以用這樣三句話來概括中國隊在小組賽三場球中的表現───首戰,窩窩囊囊;次戰,兢兢業業;再戰,神里神經。

中國隊的小伙子們,似乎完全不能有一點壓力。打時,由于非常想拿1分,甚至想贏,竟緊張得最后完全沒有了體力,好几個人抽了筋;斗,知道打不過,放松下來后則打得有模有樣,雖然輸了4球,但至少還贏得了別人的尊重;打時,大伙都想著要進一球,結果開場僅8分鐘倒被人家先連灌進兩個。

本屆世界杯中國隊是一支怎樣的球隊?或許斯科拉里和居內什最有發言權。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兩人均不約而同地談到,中國隊像個小孩儿似的,有時表現得還可以,有時表現得一團糟,情緒波動非常大。當然,這与他們是世界杯的“新人”有關,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球員的心理素質太差,沒見過大世面。

*內訌使中國隊毫無抵抗之力

在第一場比賽之后,中國隊開始有些內訌,雖然表面上依然平靜,但隊內年輕球員与老隊員的矛盾,場上隊員与替補隊員的矛盾開始暴露。關于范志毅詐傷的問題就是一個范例,隊中有很多隊員在私下里說過類似的話,而且見諸于媒體,這從某种方面就可以反映出隊中已經有矛盾產生。

很多隊員自己都在私下里說,現在國家隊的气氛要比十強賽時差很多。

實際上這种不正常的賽前情況應該是必然產生的結果。

十強賽之后,隊員們都處在一种榮譽的包圍當中。面對金錢的誘惑,更多的人開始走穴。他們已經不太在意世界杯的得失,甚至會理想地認為,只要隊伍集訓一段時間,還會打出像十強賽那樣的水平。而在困難來到之時,隊員想的更多的是逃避,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推卸著責任。

“我們是報著學習的目的來世界杯的”,這句話听來是那樣地刺耳。

1988年,中國隊就是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漢城參加奧運會足球比賽的,最后學到了一個“最沒有進取心”獎。如今參加世界杯依然報著學習的態度,無疑,這是對世界杯的一個諷刺。

世界杯有31支隊伍是來比賽的,而1支隊伍是來學習的,這是世界杯的損失,是中國足球的一個巨大損失。因為不出力而不能夠打出真實的水平,就無法知道自己与世界足球的真正差距。如果報著學習的態度,那么看電視也可以學習,倒不如讓出這個名額給荷蘭、捷克,讓更好的隊伍為了冠軍而拼搏,這個世界杯才會更好看。

在世界杯期間,經常听到一些球員因為媒體給的采訪費少了而怨聲載道,或因為自己錢比別人少了而滿腔怒火,不知道這樣的一支隊伍如何能夠在場上戰斗。

于是我們見到了在對手領先時被嚇得肝膽俱裂的隊伍,于是我們看到因為對手的強大而不敢甚至羞于与對手正面交鋒的隊伍,于是我們看到一支被對手凶猛的气勢嚇得軟了腳的隊伍,這樣的球隊來到世界杯是對世界杯的侮辱。

*教練篇:江湖游醫上不了大席面。

從受寵到挨罵,從挨罵到奉為神奇,最后以挨罵告終,米盧在中國經歷了從人到“鬼“、從“鬼”到神、從神又被打回人形的怪圈。這個怪圈人們非常熟悉,因為米盧的前任,不管是土教練還是洋教練,都無一例外地在這軌跡的終點与米盧黯然為伴。

米盧是中國隊里最痛苦的人,他的名聲就在中國隊身上葬送了。

米盧的成績無法抹殺,但我們也不能不說米盧的失誤。

兩年半以來,米盧給中國隊的技戰術沒帶來明顯改變和提高。訓練場上的米盧隨意、散漫、紀律要求不強。在他的网式足球和足球高爾夫的熏陶下,這支國家隊除了身體之外,在基本功、傳球、控球、跑位、射門等方面并沒有超過前人。

米盧的另一個過?O他任意揮霍著足球帶給他的快樂,利用“神奇”的名聲,興起大做廣告和撈外快之風。從空調到DVD,從美酒到复讀机,米盧變成了中國最紅的廣告明星。于是,球員們也紛紛效法米盧,兩年多來踢球進步不大,掙錢卻呈几何級數竄升。足球媒體大興炒“零距离”之風,挖內幕和花邊新聞,這和米盧個人偏愛、執拗的作風有直接關系。這种畸形和反常現象導致了新聞界時時混亂,職業道德和平等原則受到損害。

另外,“机會主義”和浮躁心理在中國足壇盛行也和米盧有很大關系。提到米盧,人們總認為運气和福气永遠和他相伴,米盧也在用自己的言行強化著人們這种印象。“神奇”的帽子戴在他那張永遠看不真切的臉上,真真假假、作秀演戲,中國足球在“神奇”的泡沫中呈現出空前的急功近利。米盧的任務就是完成和中國足協簽定的世界杯出線的那紙合同,至于中國足球是否真的進步和他完全無關。這個過失加在米盧身上有些勉強,因為,“豪賭”世界杯的決定并不是由他做出的。

米盧最大的失誤就是他的江湖習气,這使他無法成為世界的主流教練,而這些江湖習气竟然也被中國足協容忍,這造成了中國隊乃至中國媒體心態上的變化。

對于中國隊員最大的影響就是米盧在十強賽之后的“抄金活動”。近千万的收入無法不讓隊員眼紅,隊員在獎金尚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看到自己的教練在四處走穴當然不會答應。

而對媒體的影響則更加體現了米盧不職業一面。

向國內一家專業媒體的一位記者透露第二天中國隊比賽的陣容,透露他自己的比賽思想,米盧在這方面做得不檢點。

中國隊輸了,而且很慘,雖然在世界杯上的輸球,米盧不一定要負更多的責任,但他的一些為人處事給國家隊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米盧永遠像一個江湖游醫,他無法登上大席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輪功學員將為中國足球隊加油 並向同胞傾訴迫害
分析:六四13周年話民運
分析:六四與民族主義
大陸足隊首戰失利 北京一片哀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