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球員的速度优勢–國腳總結世界杯之行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8日訊】球報報道,中國足球的現有風格是什么?這個問題中國國家隊隊員最有發言權,几名國腳聊起這個話題時,他們不約而同地認定,中國足球的最大風格還在于一個“快”字,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應該以此作為輻射基點。

  老將范志毅雖然可能不會再披上國家隊的戰袍,但還是把自己十載效力的一點心得全盤托出:“中國隊的最大特點還在于一個快字,這也是中國隊這么些年來能在亞洲混出些名堂的主要原因所在。在十強賽過程中,中國隊的快速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到了世界杯上,雖然中國隊什么特點都打不出來,但是僅有的几次亮點也都出自于快速反擊當中。現在看來,中國隊在短時間內想走技術流和身體路線都行不通,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速度這個僅余的优點,以它為中心來制定相關的發展路線,如果連速度都拋棄了,那中國足球可真的洗頭革面,一切重新再來了。”

  范志毅認為,中國球員的速度优勢雖然沒能在世界杯上起到挽回局面的決定性作用,但那与中國隊的整體打法沒能烘托起這個优勢有一定關系,更与中國隊的體能儲備沒能達到及格下限有直接關系。“所以,中國隊只要圍繞速度設計出一套思路明晰的戰術方案,再通過體能關,那么中國隊未來的前途應該比日本和韓國更寬闊遠大,因為我們的速度确實要比他們快。”

  后防中堅人物李偉峰也認為速度不應該是中國隊放棄的一個“絕對長項”,他回憶起世界杯三場比賽中,“中國隊所失的9球沒有一個是被對手利用速度突破后得到的,即使是羅納爾多這個號稱全球最快的前鋒,也沒能靠速度突破過我們的防線。這說明,我們中國球員在防守速度上也絲毫不比誰遜色,我覺得中國足球要是能在速度方面做足文章的話,還是大有光明前景可言的。”

  鋒線上的一老一少兩匹快馬郝海東和曲波也非常認同“快字訣”觀點。盡管在世界杯上二人都無所斬獲,但是由他們倆充當的快箭頭還是制造出了几次殺机。郝董直言不諱地說:“中國隊的進攻要是連速度打法都舍棄了的話,那可真就一無所有了。”曲波也認為,目前全球最流行的趨勢還是地面進攻,空中打擊已經越來越難奏效了,“所以我們有速度特長就應該好好利用,這樣才不致于与國際先進趨勢脫軌。”

  其實中國足球在此前早就在研討會中明确了“快速、靈活”的風格特點,只是到了米盧執教后才開始改走“控球”路線、堅持頭上進攻。現在國腳們重提“快”字訣,顯然是在世界杯上碰壁后的一种重新徹悟,中國足球在變來變去的搖擺中終于迎來了一次最具含金量的親身體驗,難得“快”字訣能得到從前到后的一致認可。看來,如果它能夠被矢志不移地當作固定風格執行下去的話,中國足球真能換來錦繡前程。

  “態度就是一切”,這句由米盧帶來的話語經中國足協演繹后,已經成為檢驗中國隊隊員場上比賽作風和精神面貌的一個標尺。但在世界杯上,中國隊的拼搏精神根本就不夠。記者帶著疑問去國腳那里找答案,結果有國腳承認,中國隊的“頑強勇敢”底蘊不足。

  李小鵬說:“其實我們每一場比賽都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備,對手都是排名在我們之前的強隊,我們哪能不去拼呢?可能大家看我們好像沒拼似的,但說句實話,我确實是拼了,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我的确拼命了。我想其他隊友也和我一樣,大家都拼命了。”

  記者提到韓國隊的拼命在外觀上和實際收效上都比中國隊高出一籌,小鵬沉默了一會儿說:“韓國隊比較特別,這個民族的精神意志力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流的,我想他們的球員在場上能拼到那种程度,很大原因在于他們精神支柱過于強大吧。”

  李小鵬在中國隊的比賽中一直是拼得比較凶的隊員之一,三場比賽他都是拼到的抽筋也咬牙堅持著不下火線。但中國隊整體上并不是人人都像李小鵬那樣在拼,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場國腳便表示:“隊中确實有人總在場上偷懶,我想這与個人素質有關。”

  一分鐘沒出過場的張恩華則從純業務角度指出:“咱們中國隊隊員也都很想去拼命,但這次體能儲備差得太多了,你想跟人家拼,但身體根本就到不了人家眼前,上手都夠不到拉人家,那還怎么去拼呀!態度也應該有體能做基礎,足球比賽要是沒有了體能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看來在國腳眼中,中國隊打不出勇敢頑強的作風其實不光是取決于國腳們的頭腦思維,最關鍵還在于方方面面的“底蘊”都有不足,這包括民族意志力、體能儲備、教練用人、個人職業素質等多方面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輪功在中國隊首次亮相世界杯時請愿
中國隊敗北 北京球迷抱旗痛哭
中國隊雖敗球迷熱情不減
兵敗光州導致大陸國足戰前內部矛盾激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