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壇黑幕積重難返:裁判吃黑 絕密黑金信用卡曝光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8日訊】 在過去的八年里,中國足壇的黑幕令自身積重難返。黑金作為一种特殊的形式,不斷地流向各种不該流向的人或單位。記者通過多年來的調查和積累,掌握了大量的素材。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些素材無法以真實的面目示人。但我們每一次的吶喊,都會帶給讀者一种新的感受。

  黑金,禍起江湖恩怨,演繹了無數真實的罪惡故事……

  裁判吃黑使積怨加深

  在俱樂部用黑金收買裁判獲得更好成績的時候,另一种吃黑金的方式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即互相有積怨的俱樂部之間為了達到某种目的,開始用金錢在裁判身上做文章。當然做裁判的途徑,還是利用一些所謂的中間人和某些地方性的權勢人物。

  2000賽季,A俱樂部的形勢不是很好,甚至出現了巨大危机。為了使球隊從低沉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為了保級,A俱樂部開始動用金錢收買裁判。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連續几場比賽A俱樂部都沒有在裁判身上做足文章,后來他們就在某一個主場,把金錢扔向了一個曾經被千夫所指的國際裁判,指望該國際裁判能夠在主場為A俱樂部挽回些影響。

  但是,事情在賽前出現了變化,在利用黑金做裁判的時候,A俱樂部并沒有想到自己与對手B俱樂部過去的江湖恩怨,他們對自己的前途也過于樂觀。不幸的是,就在賽前傳出了B俱樂部也做了裁判的消息,A俱樂部給了12万元,而B俱樂部則給了20万元,使得比賽的結果變得更為意外。

  事實上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那場比賽引起了全國的關注,主裁判的判罰引起了雙方的不滿,比賽也以平局告終。盡管雙方并沒有上訴,但那位裁判的執法情況在媒體的曝光下盡顯無遺。很快,這名國際裁判便淡出人們的視線,進而神秘“失蹤”。

  一位老足球工作者曾經對記者稱,“因為江湖恩怨而造成的黑金流失數額是惊人的。本來雙方并不存在降級或奪冠的問題,但為了結江湖恩怨,雙方就開始做裁判工作,結果是積怨越來越深,有的俱樂部之間老總見了面甚至連招呼也不打。”

  欲壑難填,主裁判得知了雙方的江湖恩怨,就可以大膽吃了被告再吃原告了。

  絕密黑金信用卡

  盡管大多數的黑金是以現金的形式結算的,但近來,信用卡也出現了。而要查找信用卡的證据,就是走遍所有的銀行也不會找到裁判們的黑金收入。

  這种信用卡的出現還是由兩家俱樂部的江湖恩怨引起的。某賽季,C俱樂部和D俱樂部的比賽引起了各方的關注,但是兩家俱樂部歷史上的仇怨很深,只能在賽場上進行了斷。但雙方的實力差不多,誰都沒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只好找裁判幫忙了。

  E裁判是個中老手,在得到C俱樂部的承諾后,又看到了D俱樂部派來的使者。在這种關系到雙方恩怨的比賽中,俱樂部應該在比賽前就把錢交給裁判,而不是像外界所說的,只有等到比賽結束后才拿錢,一般的裁判都不會冒這樣的風險。因此,E裁判馬上意識到手中的現金太多了,不可能帶出机場。在朋友的建議下,他馬上想到了信用卡。不過,狡猾的裁判在收黑金的時候絕對不會把寫有自己名字的信用卡和卡號告訴俱樂部,他們一般采取調包的方式。所以,在談到證据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從信用卡里查到什么。而C俱樂部和D俱樂部分別把黑金都打進了E裁判指定的信用卡。而事后這張信用卡很快就被注銷。

  G俱樂部的某工作人員感触很深,他稱接待裁判的工作是最累的工作,不僅累身體還累心。他說:“信用卡不會用第二次,等你再見到他的時候,卡號和名字都改過了。”

  黑金源頭在俱樂部

  足協加大了對裁判的處罰力度后,一度引起較大的震動。但在俱樂部強大的“進攻”下,很多裁判已經無法自拔,“不拿白不拿,即使不照顧任何一方也要拿,因為不能因此破坏了規矩。”這种強盜邏輯一度在圈內比較有名,一名裁判曾經說:“你們去問俱樂部好了,有的俱樂部為什么要有專項費用?”

  其實,這也涉及到了俱樂部賬目不健全的問題,但即使賬目健全也很難說明什么。一名老足球工作者稱,有的俱樂部可能建有三套賬目,什么樣的人去查就拿出相應的賬本來對付。他說:“近三年有的俱樂部在裁判身上的花費一年大約在200万左右,那么多的俱樂部加起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不掐住俱樂部的腰包,就很難杜絕黑金出現。”

  現在司法已經延伸到俱樂部,一旦俱樂部被正式納入司法調查的程序,中國足壇將面臨更大的考驗。而攻克俱樂部,就是攻克一座堅實的堡壘!
((8月8日 球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甲A裁判又成焦點:黑哨未走 “昏哨”又來
卸任老總自曝黑幕:某些俱樂部比黑哨還陰
良心未泯挺身而出 龔建平不是狗熊是英雄﹖
別給反黑添亂 陳培德呼吁淨化足球反黑輿論環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