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認政府預算不應為選舉考量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13日訊】今天立法院預算中心邀請多位學者共同為行政院送交立院的九十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內容把脈,與會學者一致認為,政府預算書並沒有充份顯示應有的資訊,對預算編制的準則是否符合台灣經濟發展現況也持保留態度,其中,另有數學者悲觀認為,未來財政惡化不知有否改善空間,並呼籲政府,編列預算不應以選舉作為考量。

據中央社9月13日報導,由立法院預算中心舉辦的中央政府九十二年度總預算案相關問題研討會,邀請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東吳大學、空中大學、中華經濟研究院等相關系所的學者與會。政大會計系教授康榮寶首先發言指出,政府預算書在許多科目中利用會計彈性操縱預算、結算,一旦涉及政治權力問題時,恐怕會引起衝突。

康榮寶表示,由於預算書許多部份未標明何者屬預測性,對將來財務預測的控制將是一大問題,此外,日前政府有意擴大中小企業再投資享有五年免稅的措施,這對預算將產生何種效應,在預算書中也看不出。

空中大學行政系教授李允傑表示,根據瑞士洛桑學院的調查,台灣公共債務比例位居數十個調查國家的倒數第二名,這說明台灣國際債信評等欠佳,影響企業未來對外募款能力,加上現在政府債務不斷增加、稅基也不斷流失,如果朝野仍無視台灣財政惡化與國際債信下滑的影響,政府財政惡化程度將難獲改善。

李允傑說,下年度政府對社會福利支出增加百分之十八點三,同時計劃擴大老人津貼發放的對象,但經濟發展支出部份則只有百分之十四點五,其中還有四百億是用來補貼去年國安基金投入股市的損失。他認為,陳水扁總統一再提出拼經濟的口號,不過從行政院編列預算內容來看,行政院施政優先順序明顯與總統不同。

另一與會的台大經濟系教授許振明指出,從經濟學原理角度分析,政府預算目的在於追求全民最大福利,然而在目前經濟疲軟的情況下,教育科學文化卻佔總預算支出最大宗,達百分之十九。如果以挑戰二○○八國家發展計劃內容核心的知識經濟來看,增加教科文支出無可厚非,但令人疑惑的是,為何過去編列在社福支出項目下的教職員工退撫基金,卻改列在教育支出部份,這似乎與發展知識經濟無關。

除了上述矛盾之外,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孫克難認為,政府預算指出稅收增加百分之五點八,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三點五,依照一般國家情況,稅收增幅大於經濟成長,本身就是一種結構矛盾,換個角度來說,正因為歲入浮編才能讓支出獲得合理的平衡,這顯示政府編列預算並非理性。

和孫克難觀點一樣,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劉代洋指出,政府歲入部份明顯嚴重高估,在稅收減少、支出卻不斷擴大情形下,很難讓人相信下年度政府歲入可以增加百分之五點八。

劉代洋說,目前民間企業積欠稅款達二千三百億,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成長,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投資獎勵措施所扣減的稅額也有四千五百億元之譜,收入不足下只能儘量控制支出,但在台灣每年不斷選舉的環境下,要減少支出顯然有所困難,他甚至悲觀地表示,看了九十二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後,不知財政惡化未來有何改善空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達拉斯財政預算   面臨艱難選擇
美國將出現千億美元財政赤字
菲律賓第二季經濟成長率超過規劃目標
台灣兵役將採募兵為主徵兵為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