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紐約人】收養兩中國女兒的母親

人氣 1550

【大紀元2020年0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報導)今年春天的很多個早晨,家住長島納蘇縣(Nassau County)華盛頓港的珍妮弗·威爾遜-派恩斯(Jennifer Wilson-Pines)都會穿上保暖的外套和輕便的鞋子,拿起相機,到水邊或者叢林中去觀鳥。

從一月到現在,她已經在島上看到了188種鳥類。

「北美的岸沙燕(Bank Swallow)數量急劇下降,今年我們只看到了7個燕窩。」她說,並出示一張照片,那是他們五月份發現燕窩時拍下的,一窩岸沙燕幼鳥在燕窩中等待父母畏食。從那以後,他們每週都去監測。

長島海岸邊的岸沙燕幼鳥等待父母給它們帶回昆蟲。(受訪者提供)

她把看到的這些鳥兒的繁殖狀態都輸入到手機中Ebird的應用程式中用,將其上傳到國際鳥類觀察數據庫中,用於科學研究。

64歲的珍妮弗是「華盛頓港公園保護區」(Port Washington Parks Conservancy)以及長島鳥類保護組織「北岸奧杜邦協會」(North Shore Audubon Society)的主席。

「自從1995年我們在這裡買了房子以後,他們就讓我負責,他們這麼做的原因是,我對保護自然有畢生的興趣。」珍妮弗說。

從1998年起,她四次當選當地的村議會成員,而且在一個管轄13個村落的自然保護委員中任職。

「我們做很多鳥類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我一直是我們這部分的主席,還是一本自然雜誌的編輯。」她說。

長島「華盛頓港公園保護區」(Port Washington Parks Conservancy)主席威爾遜-派恩斯(Jennifer Wilson-Pines,中)2013年獲得美國環保局表彰。(受訪者提供)

不過珍妮弗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她的兩個女兒沒有繼承她對大自然的興趣,「我費了好大勁兒努力讓她們分享我的觀鳥愛好,但是她們不樂意,很可惜。」

珍妮弗有兩個上高中的女兒,16歲的「黑髮美女」萊拉(Lela)和15歲的陽光外向的小蓮(Lian)。美國的小孩和中國的小孩一樣,總在小時候有那麼幾次問媽媽:「小孩是從哪裡來的?」中國家長愛說的是「從大街上撿來的」,美國媽媽則回答說「從菜葉子下面撿來的」。

「我有一次聽一個媽媽對她的寶寶說:你是媽媽從中國的飛機上撿到的。」珍妮弗聽到後哈哈大笑,說這個說法對於她真是確切的答案,因為她的兩個女兒真的都是從中國「撿來的」。

2005年一月中國黃曆新年前夕,一個暴風雪的夜晚,珍妮弗和丈夫從紐約起飛,去中國廣州迎接他們的第一個養女。幾個月前,49歲還沒有孩子的她和丈夫決定去中國領養一個孩子。之所以選中中國,是因為那裡的領養計劃看起來迅速快捷,而且領養社區的家長們都說中國的孩子更健康。

經過了幾個月的文件整理、地方以及聯邦的家庭背景核查以及社工的家訪之後,夫妻倆激動地踏上了第一次去中國的旅程,幸虧他們因為心情急切而比約定的時間提前預定了機票,否則因為暴風雪的緣故所有航班停飛三天,他們乘坐了最後一班飛機趕往中國。

「萊拉在出生後幾天就被我們領養了,她是我知道的最小的被領養孩子之一。」珍妮弗說,「但是辦理手續的過程很複雜而且費時,等我們見到她的時候,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一歲零五天。」

珍妮弗和丈夫以及第一個養女萊拉的第一次合影。(受訪者提供)

在春花盛開、彩燈滿街的廣州市的一個領養中心,她第一次見到了她的女兒。珍妮弗喜極而泣,女兒當時「完全忽略」了她,只自顧自地嚼著糖塊。

「剛開始的三天她一直處於震驚當中,我想這對於她來說是一種創傷,因為她熟悉的一切都消失了。」珍妮弗說,在離開中國前,夫妻倆花了一週的時間和女兒互相熟悉。「萊拉看到我們這兩個人陌生人對她還不錯,餵她各種好吃的,於是她在第二週就叫出了『爸爸』,是的,是爸爸,而不是我們教她的『爹地』。」

回家之後是一段手忙腳亂的日子,珍妮弗不知道怎麼往奶瓶中加熱水,有一次直接燙掉了瓶底,熱水濺了她一身。

好在小萊拉不挑食,酷愛洗澡,還好伺候。在歡喜地做一個新媽媽的同時,珍妮弗和丈夫很快意識到,給萊拉再找一個小妹妹是一個好主意。可領養機構規定,在領養第一個孩子之後一年以後,才可以申請領養第二個。

他們就在萊拉到家裡滿一年的時候,又迫不及待地遞交了申請。但是那時候正好是2007年的金融危機,丈夫失業了,所以他們等了半年,等他又找到一份工作後才提交了領養申請。

可是他們又碰到了一個時間岔口。中國對領養父母的健康狀況有了新要求,在新規定生效前的四個月中,美國要領養的父母們搶著申請名額,申請人名單排了好長一個隊伍。

根據美國國務院數據,在1999年到2010年十年間,美國父母到中國領養了64,043個孩子。珍妮弗的兩個女兒都是這個期間從中國領養的。

小女兒的家鄉在漢中市,是陝西和四川交界處的一座古城。接小女兒的日子是一個大雨天,珍妮弗和丈夫在飛機上坐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機長看雨沒有停歇的意思,就冒雨起飛了。

飛機在北京降落,那次珍妮弗在很短的時間內參觀了長城、故宮、頤和園之後,在西安見到了她的害羞的長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的小蓮。

「蓮的中國名叫漢蓮,我們覺得這個名字真好,就直接用了同樣發音的Lian做她的名字。」

珍妮弗和丈夫又收養了第二個中國女兒。(受訪者提供)

小蓮見到父母的時候已經2歲多了,雖然在珍妮弗的眼裡就像12個月的孩子。她知道眼前的兩個人就是她的養父母,安靜地接納了他們。他們在那年的中秋節期間取道香港,然後坐飛機回到了美國。

美國的領養父母和中國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最大的差異可能就在於美國父母從一開始就告訴孩子他們是領養的。

在蓮上學的第一天,珍妮弗領著她去學校,路上碰到一個小男孩。他問蓮:「她是你媽媽嗎?」蓮回答:「是的。」小男孩問:「你是領養的?」蓮回答:「顯然是的。」

不僅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的出身,珍妮弗這對養父母還為孩子們尋找他們的親生父母。他們把姐妹倆的DNA拿去做對比,不過只發現了蓮的表親,沒有找到姐妹倆的任何直系親屬。

在姐妹倆成長的過程中,她們顯現出不同的天性。大女兒長著中國人或者東南亞人典型的細細吊吊的眼睛,經常被人說成是越南人,她性格內向,非常好學,成績優秀。

小女兒皮膚白皙,活潑好動,有很多朋友,熱愛藝術,在一個長笛四重奏的樂隊中玩音樂。「她們倆性格迥異,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珍妮弗說。

姐妹倆雖然母語都是英語,但是她們身上都不約而同地帶有中國人的特色。比如她們在學校的好朋友都是中國人後裔,這在當地不是難事,珍妮弗說,華盛頓港的華人人口佔12%,比紐約市高出很多;她們都靈活地使用筷子;她們最喜歡吃的東西都是餃子和餛飩。

珍妮弗夫妻都是素食主義者,但是萊拉在剛來美國不久的一次聚餐上,就爬上桌子,抓起一串羊肉串來啃。

「這下好了,我知道了她不是個吃素的。」珍妮弗笑道。不過後來萊拉也和父母一樣,幾乎不吃肉了,只吃魚和一點點雞肉。她喜歡做亞洲食品,全家人經常到曼哈頓的華埠或者法拉盛去吃飯,餃子、餛飩、長壽麵,他們知道哪一家的餃子最好吃。

2017年,珍妮弗全家回中國,給兩個孩子提供了一次「認祖歸宗」之旅。一家人去了北京、上海,參觀了西安的兵馬俑。

時值小蓮的領養機構成立20周年慶祝日,他們和美國以及荷蘭的領養家庭一共十三家去參加慶祝。孩子們都很興奮,還和父母在台上唱了一首歌。

「我們見到了蓮的第一個養母,我們給她看蓮小時候的相冊,蓮自己也不記得很多了,你知道如果語言變了,很多記憶也隨之消失了。」她說。

在兩個女兒小的時候,珍妮弗讓她們去學漢語普通話,她們那在城市大學皇后分校工作的爸爸都跟著學,可後來都沒有堅持下去。疫情期間,兩個孩子都在家遠程上課。萊拉已經完成了畢業前的所有課程,接下來就要提前學大學的課。

珍妮弗夫婦和兩個中國女兒。(受訪者提供)

「萊拉的理想是進入醫學院學醫,然後當一名法醫。」珍妮弗說著笑出了聲,「蓮我不知道她將來做什麼,可能搞藝術,不過她才高二,還有時間做決定。」

如同大多數的中國母女一樣,兩個女兒是她的貼心小棉襖,她們從學校回來會跟她說個不停。「她們還沒到說感謝的年齡,不過,是的,我們是好朋友。」

在撫養兩個女兒的同時,珍妮弗還照顧著周圍的鳥類。她在房子前後的院子中種植了很多樹,為了是吸引鳥兒。

「我有一個茂密的院子來吸引鳥類,所以沒有很多草地。」她說,「如果不是訓練有素的眼睛,這個院子看起來雜亂無章,其實主要是植物,用來作為鳥的食物,又可以作為棲息地。」

平時人們早晨每二十分鐘灌溉一次花園,作為一個自然保護學家,珍妮弗每週澆一次水,但是澆的時間很長。

「我每次澆一個小時,這樣可以深深浸透土壤,讓植物深深地紮根地下,即使天氣乾旱也不怕。」她說,「同時,我的院子裡的水還會回流到地下的含水層。」

如同她的女兒們從中國的廣東和陝西遷徙到美國紐約的長島一樣,珍妮弗的鳥兒們也在遷徙。從上週開始,所有的幼鳥跟著鳥群飛向南方。

成年鳥的腿上都有標示它們的出生時間和地點的綁帶,幼鳥因為疫情的緣故沒有人綁。(受訪者提供)

所以,現在長島的鳥類愛好者們都去了南岸。平時,他們看見幼鳥是要給它們的腿上綁上彩色帶子的,上面有這只鳥的年齡和出生地。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在尼克森海灘(Nickerson Beach)發現的美洲蠣鷸(American Oystercatcher)的幼鳥腿上彩帶沒有綁,因為這需要幾個人在一起合作才能做到。

「我們明早要去瓊斯海灘(Jones Beach),那是水鳥的棲息地,鶯將在一週的時間內開始遷移,然後我們要回到樹叢中去找到它們。」

說罷,珍妮弗收拾好東西,準備明日早早出發。

責任編輯:楊亦慧#

相關新聞
【疫情中的紐約人】有爭議的抗病毒配方
【疫情中的紐約人】藍制服人的心聲
【疫情中的紐約人】挑戰民主黨的拉丁女子
【疫情中的紐約人】越南難民的美國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