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立方衛星捷報 飛鼠號訊號接收成功

人氣 65

【大紀元2021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台灣團隊研製的飛鼠號、玉山號立方衛星台灣時間1月24日深夜發射升空,於8天後(2月1日晚間9點)順利完成訊號接收,並解碼成功。衛星功能驗證正常後,未來將開始執行太空天氣監測任務。

中華民國科技部轄下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表示,2月2日稍早傳來好消息,早上10時在桃園大溪站接收到中央大學負責的飛鼠衛星訊號。不過,玉山衛星體積小,目前仍沒收到訊號。

立方衛星是一種低成本、易於設計建構及標準化的立方體人造衛星。適合用於教學,它的特徵包括體積小、重量輕、設計及製造成本低、操作壽命短,但能讓學生全程參與概念發想到發射,從中了解每一個衛星發展階段的工作。

台灣在此領域中,從最初的蕃薯號及鳳凰號,到現在的玉山、堅果及飛鼠衛星,用於航海、飛機及太空天氣等領域,每種都有各自的特色及用途。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系張起維教授(右二)團隊自主研發的「飛鼠號」立方衛星,總算順利完成訊號接收、解碼成功。(中央大學提供)

負責此次任務的中央大學太空系教授張起維表示,衛星通訊的最大挑戰,就是地面很難有相同的測試環境,雖然發射前,在地面的大屯山40公里處相互通聯很成功,但衛星距離我們約500-2500公里,顯然會有落差。所幸全球的業餘無線高手對追衛星很有興趣,形成強而有力的後盾,第一時間就接收到訊號,幫助該團隊吃下定心丸,確定「飛鼠號」衛星還活著,運作正常。

張起維說,中央大學動員了雷達專家,逐一診斷地面站問題,更換了天線、馬達、放大器、纜線、旋轉器等。過去一週,逐一將地面硬體因素排除。太空系趙吉光主任說,「能換的都換了」,總算順利接到訊號。

中央大學太空系團隊用盡各種努力,終於順利獲得彌足珍貴的飛鼠號衛星訊號,確認本次任務執行成功。(中央大學提供)

「飛鼠號」預計每天通過台灣上空4次,每次大約10分鐘。中央大學新培訓的學生飛控團隊值班人員,負責在短暫的時間內與衛星建立通訊連結,並且施發指令,下傳衛星飛行與科學觀測資料。

此外,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計劃主持人劉正彥表示,此次任務的可貴,在於中大自主完成了衛星發射六大必備次系統,包括電腦、結構、姿勢、熱力、電力和通訊,同時自製科學酬載「太空魔方2.0」,只有400公克,相較於安裝在福衛五衛的「太空魔方」4公斤,重量減輕十倍,是全世界最先進的電離層探測儀。

劉正彥強調,過程都是老師帶學生一手研發,深具教育和傳承意義。此次在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的協助下研製該立方衛星,為台灣培養衛星系統工程與衛星通訊的新一代人才。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台灣第一顆全自主科學立方衛星  飛鼠號啟程
台日開發6U立方衛星 擬明年國際太空站發射
台自製立方衛星 科技部長:下週赴美升空
立方衛星「飛鼠」、「玉山」 將於23日發射升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