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對政府不滿率達72%

淨值跌至負62個百分點 分析指政府施政反覆令人無所適從

人氣 36

【大紀元2022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袁康妮香港報導)香港民研於3月21至25日,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了1,004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為特區政府的民望、民情指數評分。發現受訪市民對特區政府不滿率達72%,較上月訪問增加8個百分點,對政府表現滿意率則只有10%,淨值為負62個百分點,較一個月前大幅下跌15個百分點,創2020年2月以來新低。

對特區政府信任度方面,最新信任率為24%,不信任比率達58%,淨值則為負35個百分點,較一個月前大幅下跌17 個百分點,創2020年10月以來新低。

至於市民對現時政治、民生及經濟狀況的評價,滿意淨值分別為負41、負57及負64個百分點,即對經濟情況最不滿。政治、民生及經濟狀況滿意淨值分別創2021年2月、2020年8月及2020年5月以來新低。

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分析,今次各個數據跌幅大,顯示市民對政治狀況不滿,最大問題是政府的施政反覆,令人失望。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講師黃志偉亦對調查結果不感意外,他分析,市民對政府不滿水平大幅上升是預期之內,因為政府在施政方面出現很大反覆,令市民無所適從,例如全民強檢的消息引起市民恐慌,搶購食物、日常用品和藥物,完全建基於政府在處理政策上的不穩定。

政府在2月底宣布,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提早於3至4月放「暑假」,原本「放暑假」的校舍被徵用作全民強檢,黃志偉認為政策令校方、家長及學生們措手不及,影響全年的教學計劃,校方未能在短時間內為學生準備暑期作業,家長亦未能抽時間照顧學生等,黃志偉表示還記得政府宣布「放暑假」當日,天氣仍然寒冷,變成佷大的反諷。

他亦批評,政府施政沒有邏輯,例如現時只禁晚市堂食,但病毒是24小時也會出現,實施「限聚令」只製造更多人失業,令經濟大跌,政府的抗疫走向令繁華鬧市變得死寂。政府的抗疫政策出現很大滯後,內部缺乏協調,以致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病人與屍體要「共處一室」,種種都顯示香港不像一流國際大城市,最大責任就是在於政府本身施政。

林鄭月娥現時每日都會親自出席疫情記者會,黃志偉不認為有讓公眾對政策更清晰了解,其實可交回各級官員處理,她不用親自掛帥。他認為,政府應該要深層檢討,不論是防疫政策的整體考慮上、取向、執行,還是各個環節出現了什麼問題,一定要總結教訓,否則最終代價還是會轉嫁給市民大眾,因為要令市民滿意,生活有一定保障及幸福感,政府才可以「長治久安」。

行會非官守成員 葉劉淑儀最為市民熟悉

另外民研於同月7日至11日,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了1,000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了解市民對行政會議成員的民望。結果發現,市民最熟悉的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是葉劉淑儀,得44.1分,排第二位的是陳智思,評分為42.9分,兩人的支持度均較半年前顯著上升。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則是湯家驊、葉國謙及張宇人,評分分別為34.5、34.5及33.9分。葉劉淑儀、陳智思和葉國謙的評分均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而張宇人的評分則創2017年3月以來新高。調查中有68%受訪者表示,完全不認識行會非官守成員。

黃志偉指,其實行會成員接受傳媒採訪,應該由行會召集人處理,統一口徑才不會有「雜音」。現時會有數個較資深的行會成員多與傳媒溝通,其他行會成員不願多表達意見,而曾擔任問責官員的葉劉淑儀,由於她曝光率高,比陳智思更健談,願意多講,累積下來令市民對她認知度較高。◇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陳茂波拒全民派錢分開審議
四成人給特首零分 香港民調多項指標創新低
林鄭民望跌1.3分 32%受訪者評0分
程翔:共產式選舉首搬香港 違反《基本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