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華花藝特展「探春—遇見古典花學的春天 」 雲林開展

縣長張麗善及藝文界人士到場共襄盛舉(廖素貞/大紀元)
人氣: 17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由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廖敦如教授策劃,「探春—遇見古典花學的春天 中華花藝特展」,16日於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展覽館1樓在充滿文人氣息的氛圍下盛大開展,縣長張麗善及國內藝文界人士近百人齊聚一堂,體驗古典插花藝術之美!並歡迎民眾在12/31日前來文觀處賞花!

開幕茶會由蔦松藝術高中舞蹈科學生,以12月份之水仙花神舞揭開序幕,並結合宋朝文人四藝之「點茶」的茶席,為「探春」花展開幕!

開幕茶會結合宋朝文人四藝之「點茶」的茶席,為「探春」花展增添許多人文氣息。(廖素貞/大紀元)
開幕茶會由蔦松藝術高中舞蹈科學生,以12月份之水仙花神舞揭開序幕。(廖素貞/大紀元)

策展人廖敦如表示,「探春不為桑、探春不為麥;日日出西圍,只望花柳色」是唐朝詩人孟郊描寫春遊的心境,「花」是天地慧黠,古典插花藝術是一項即將失傳且待傳承的文化技藝,在大寒節氣裏,27位花藝家用溫暖的在地花卉與藝術形式迎向「立春」。

展出的作品之一。(廖素貞/大紀元)

花藝也是一項非常具有文化資產保存價值的技藝,透過這次的展覽,讓雲林優秀的花藝家呈現自己創作,展現雲林不同的藝術;另外雲林縣有非常豐富的花卉產業,包括文心蘭、洋桔梗、桂竹等都運用在展覽設計中,讓藝術可以結合產業,讓藝術有跨領域呈現,歡迎雲林的鄉親在展覽期間可以來共襄盛舉。

寫景花。(廖素貞/大紀元)

張麗善表示,在雲林有繽紛的花卉,洋吉梗、文心蘭、蘭花等等美不勝收,在歲末時刻,花藝家應用在地的花材,並結合中華花藝瓶、盤、缸、碗、籃、筒等六大花器,透過寫景、造型、心象、理念等表現手法,把中華文化傳統美學與雲林在地花卉結合起來,透過花藝專家把雲林花卉變得更美麗,也讓大家欣賞不同花器與不同花藝所呈現的美學。

作品繁華春色。(廖素貞/大紀元)
廖敦如(左)和她的作品,右為文觀處長陳璧君。(廖素貞/大紀元)
展出的作品之一。(廖素貞/大紀元)
造型花。(廖素貞/大紀元)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中華花藝是全方位藝術,極具東方文化辨識度及古典美學的內涵度,此展覽一共有35件作品,參展的花藝家有27位,除了縣內優秀的花藝家之外,還有多位旅居外地也是雲林女兒之花藝家,也應邀此展覽回雲林參展。

本次展覽一共分為四個主題區,分別為「器用為美」區,展現中華花藝六大花器之美;主題二「型形得趣」區—介紹中華花藝四大花型;主題三「文人游心」區—呈現文人的閑情雅趣;主題四「歲寒迎曦」–透過年花設計展現甲辰年之迎春創作。

一場「探春」的花藝展,以花入境,藉花表意,邀請民眾一同品花、賞花,遇見古典花學的春天。展期12/16日—12/31日止。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