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塞:北京握有COVID起源的關鍵信息

人氣 9172

【大紀元2023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週四(4月6日)敦促北京分享關於COVID-19起源的關鍵信息,他還表示,現在所有假設都擺了在桌面上。

自COVID疫情從中國武漢爆發三年多來,病毒來源依然撲朔迷離。最初被認為是陰謀論的實驗室洩漏論正在獲得專家以及輿論越來越多的支持,而好不容易出現的自然來源線索又被中共當局刻意切斷。

譚德塞在週四新聞會上回答COVID-19病毒起源的提問時說,如果不能完全訪問中國擁有的信息,就無法確定病毒起源。

「所有假設都擺在桌面上。這就是世衛組織的立場,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要求北京在這方面進行合作。」譚德塞說,「如果他們願意這樣做,那麼我們就會知道發生了什麼或它(疫情)是如何開始的。」

中共向WHO通報,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市首次發現COVID-19病毒。最初,外界懷疑病毒與南華海鮮市場有關。

最新出現的一個轉折是,有國際研究人員對中國科學家上傳到國外數據庫中的COVID大流行初期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COVID-19傳播到人類過程中出現了貉的蹤跡,他們懷疑這種動物可能是中間宿主。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科學家的數據意外提供了一些關於病毒起源的信息。

WHO的COVID-19疫情應對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週四說,最新的中國信息提供了一些跟起源相關的「線索」,但沒有提供答案。

她說,WHO目前正在與科學家合作,以了解更多關於2019年最早病例的信息,例如感染者的下落。

她補充說,WHO仍然不知道一些所需的研究是否已在中國進行。

她提到,WHO還要求美國提供原始數據,美國能源部資助的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可能是武漢實驗室洩漏導致了COVID-19大流行。

國外科學家從中方同行論文中發現了新線索

促使WHO對北京發表更嚴厲言詞的背景是,外國科學家從中方同行的論文中發現了新線索。

法國索邦大學生物進化學教授德巴雷(Florence Débarre)於3月4日在Gisaid(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中發現了一些新數據。這些數據由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劉佩佩2022年6月提交,但顯示來自一個德國的託管基金會。數據被設置為:在2023年1月30日前,不能被用戶共享。

3月9日,德巴雷意識到,通過這些內容可以下載到最初的中國COVID-19原始數據。她立即聯繫了多位病毒學家下載了600千兆字節的新數據,並且運用生物信息工程工具,迅速揭示了這些生物樣本中許多動物的存在,其中最矚目的是一種叫貉子(Haozi)的珍貴毛皮獸,也被叫做浣熊犬。他們認為這一動物很可能是傳播病毒的中間宿主。

在他們將發現的結果通告中國疾控中心後,下載數據庫變成了對外無法訪問。同一天,他們向WHO通報了他們的發現。

3月14日,WHO組織了一次COVID-19病毒起源調查組成員與中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之間的討論會議。

比較奇怪的是,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涵蓋上述被刪除數據的劉佩佩等人的文章

美國《大西洋月刊》最先報導此事,認為研究人員發現了到目前最有力的有關病毒自然來源的證據,不過譚德塞對此卻反應冷淡。

他在3月17日表示:「這些數據並沒有為大流行病如何開始提供一個明確答案。」但他也表示,關於病毒來源問題的任何信息,中方都必須立即與國際社會分享。

「這些數據本可以而且是應該在三年前就分享的。」他說。

3月20-21日晚,德巴雷和她的同事們將分析整理出的報告公開發表。

法國廣播公司質疑說,WHO在2021年3月對武漢展開調查之後發表報告中的結論明確指出:「沒有發現證實華南市場2019年出售活體哺乳動物的信息」。既然如此,這些來自華南市場的哺乳動物的基因數據的可信度又如何呢?而且,為什麼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的數據要通過一個由德國託管的基金會上傳呢?為什麼這些數據上傳之後又不能讓所有人共享?為何被發現之後又要撤下?

「鑒於前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關鍵的中國學者拒絕接受媒體的採訪,上述疑團或許永遠也無法被揭開。」報導最後寫道。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美駐華大使:中共必須對病毒起源更加誠實
國際專家新冠溯源 新數據指向武漢動物市場
新冠溯源:從自然來源論向實驗室洩露說的轉變
拜登簽法案 授權解密COVID起源相關情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