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氣溫每低1度心梗多200例 防心梗要藏好3部位  

文/胡乃文、王賀

冬季心血管病高發,要注意關鍵部位保暖,可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Africa Studio /shutterstock)
人氣: 12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冬天是心血管病的高發季。氣溫低、溫差大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隨之增加。英國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英國每日就會多發生200例心肌梗塞,老人和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尤其容易受天氣影響而發病。

60歲的林先生有高血壓和高膽固醇問題,他每天堅持跑步,週末和朋友一起爬山,希望鍛鍊心肺功能。可有一天寒流來襲,他沒穿太多衣服就出去爬山,爬到一半突然感到胸口好像被一塊石頭壓住,心肌梗塞發作了。所幸經及時急救,他最終撿回一命。真是生死一瞬間!

可見,心血管疾病患者與長者在冬季一定要注重保暖,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健康飲食和適當運動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藏好3部位 避免內臟受寒

中醫認為,冬天要遵循「藏」的原則,即保護好身體的重要部位,以免內臟受到風寒。脖子、腹部和腳底的保暖很重要,藏好這3個部位,有助於預防中風和心肌梗塞。

1)脖子:脖子特別留意不要被風吹到。建議出門時圍上圍巾,保持脖子的溫暖。這樣不僅可以預防中風,還能讓喉嚨免受風寒,不易咳嗽。

2)腹部:腹部是人體能量運行之源,即便是夏天也不宜穿露肚裝,不要讓肚臍吹到風。肚臍保暖可以避免內臟受到風寒,有助於增強脾胃消化力,以及避免心肌梗塞。小孩睡覺容易踢被子,可以穿上肚兜,不要讓肚子受到風寒。

3)腳底:腳底是人體的循環末端,距離心臟最遠,也是許多穴位之所在。如果腳底受到風寒,處於濕涼或吹到冷風,會造成末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甚至產生動脈硬化斑塊、血栓,帶來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風險。建議穿好鞋襪,不要裸腳或穿拖鞋出門。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思是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避開那些可能讓人生病的因素。比如冬季不要冒觸風寒,就能少生很多病。

腳底是人體的循環末端,距離心臟最遠,這裡的保暖也很重要。(Shutterstock)

冬天多吃2類暖身食物

冬天手腳冰冷、多穿還是冷的人,可以選擇吃一些熱性食物,來增加身體的熱量抗寒。中醫將食物分為寒熱溫涼四種,溫性和熱性食物,有助溫暖身體,適合冬季食用。秋冬季是根莖類食物的產季,多吃當季食物也是保養身體的重要原則。

1)肉類:羊肉、牛肉等肉類性質溫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熱量高,禦寒效果好。

2)根莖類:胡蘿蔔、番薯、牛蒡、馬鈴薯、山藥等根莖類蔬菜,含有豐富的纖維和維生素,與肉類一同料理,既抗寒又有助於平衡膽固醇。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蘿蔔是冬季的應時蔬菜,有行氣(促進體內能量流動)、消積食、禦寒的作用。按照中醫「依照季節食療」的養生原則,冬天吃蘿蔔可以幫助消化和預防感冒。用蘿蔔煮湯或炒菜均可,例如蘿蔔排骨湯等。

冬季吃根莖類食物和溫性肉類,也是保養身體的重要原則。(Shutterstock)

3類護心食物也要多吃

此外,也要多吃有益心臟的食物:

1)紅色食物:中醫認為,紅色食物補心。紅棗、番茄、胡蘿蔔、櫻桃等紅色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質,能夠益氣補血,有益於心臟。

2)十字花科蔬菜:椰菜花、西蘭花、高麗菜(椰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每天換著吃,有助於預防血管堵塞。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2018年刊登的一項對1,500名70歲以上女性的研究顯示,多吃十字花科蔬菜有助預防動脈硬化,每日多吃10克十字花科蔬菜,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就會減少0.8%。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過高是動脈硬化的症狀。

3)酪梨:酪梨是一種高營養的水果,含有ω-9和ω-3脂肪酸,能夠降低壞膽固醇,有助於清理血管,增加血管彈性,保持血管的健康。

「百合蓮子大棗湯」 改善心跳過快

在此推薦一道好喝的甜湯,能夠幫助改善心跳過快:

【材料】百合30g,蓮子30g,紅棗9枚,水1,000ml,冰糖量按個人口味。

作法:將全部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加1,000ml水煮熟,放入冰糖後攪拌即可。

功效:這道湯能夠清心潤肺,益氣養血,安心神,喝了氣色也會很好。

百合蓮子大棗湯。(胡乃文開講 / 大紀元)

若心臟不適 記住按兩穴位

如果遇到心臟不適,例如胸悶、胸痛、心律不整、心跳過快等,可以按壓手上的兩個穴位,緩解症狀,等待醫療救援。

1)內關穴:位於手腕內側,掌腕橫紋向上三指寬處,手腕兩筋之間。按壓內關穴能夠提高內臟血液流動,也可以舒緩心悸、心抽痛等症狀。

2)陽溪穴:位於手背外側,拇指下方,手掌與手腕相交的凹陷處。按壓陽溪穴能夠改善心律不齊或心跳過快等症狀。

如果心臟不適,可以按壓內關穴、陽溪穴這2個穴位。(胡乃文開講/大紀元)

護心3要點 小心高危時段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心肌梗塞、中風、心絞痛、室性心律不整和心因性猝死有晝夜規律,其中早上6點至中午12點之間的風險最大,影響因素包括生物鐘以及精神壓力,讓心血管在早上變得更脆弱。

因此,平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夜尿晨起披上外衣:夜間如廁或早上起床時,要披上外套或背心,保持身體溫暖。

2)晨起運動預先暖身:習慣清晨運動的人,注意不要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最好先用10~15分鐘暖身,等到身體溫暖後再開始運動。如果氣溫很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在室內運動,減少寒冷刺激。

3)睡前喝水為心臟減負:晚上喝一點水再睡可稀釋血液,預防因血液太濃稠而引起的心臟病和中風突發。@

如果你常常有心悸的感覺,說明需要補血養心。除了注意飲食外,也要避免熬夜、過勞,保持心情愉快,才能真正養好心臟。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張曉慧、李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