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人氣 580

【大紀元2024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已經落幕,面對中共對台持續文武攻嚇並阻撓台灣在國際的發展空間,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1月28日在台北舉辦名家講座,邀請專家解析「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美國聯合多國共同力挺台灣

台大政治學系名譽教授明居正說,美國關注到國際秩序被中共破壞,對中共的動作有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外交競爭、經濟制裁、實體清單、高科技脫鉤、禁止美國高科技人才為中共工作、禁止美企投資中共的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等領域、查禁孔子學院、抓中共間諜、美政要多次發言警告中共勿犯台等。

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年1月28日,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綜合座談。圖為明居正教授。(宋碧龍/大紀元)

明居正指出,美國多次對台軍售有質跟量的提升,高官多次發言挺台,並提出多項友台法案,也聯合多國共同力挺台灣。還有美國派高級代表團來台以及戰機戰艦不定時巡防台海周邊,美國特戰部隊進駐協訓國軍、美國25家軍火商訪台洽談合作考慮在台設立武器庫形成對中共的嚇阻等。除了美國之外,歐洲議會也發言力挺台灣,以及G7會議挺台參與國際組織,台灣的國際地位持續上升。

打破8年政黨輪替規律 賴清德當選總統很不容易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民進黨已經執政8年,賴清德能打破8年政黨輪替的魔咒繼續當選總統其實也很不容易,過去在蔡英文執政下在經濟、外交等方面取得了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未能與年輕人有效溝通以及對中產階級的支持不足。他也提醒中共介選的因素,比如台灣使用抖音的已經有500萬人,會傳播許多親共的觀點,讓中共達到分裂台灣的目的。

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年1月28日,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綜合座談。圖為矢板明夫支局長。(宋碧龍/大紀元)

矢板明夫說,賴清德當選總統,基本上延續了蔡英文的路線,這一點對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日本等有共同價值觀並發展自由民主的陣營來說,可以繼續和台灣聯合在一起圍堵中共對外擴張。但賴清德領導下的民進黨在國會大選中失去多數席位,他在今後四年內將面臨巨大挑戰和壓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說,美中科技對立的本質,會以AI為核心,未來是否擴及量子科技及6G第六代行動通訊,有待觀察。而美中科技對立核心在運算及通訊方面,半導體晶片為重要關鍵,先進製程則是決勝支撐。他說,美國對於晶片技術的出口管制成核心。商務部於2022年10月禁止企業向中國出口用於超級電腦和AI的14~16奈米以下的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和軟件。

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年1月28日,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綜合座談。圖為楊瑞臨總監。(宋碧龍/大紀元)

楊瑞臨提到,美國要求日本和荷蘭在出口限制上保持同步。2023年7月,日本政府將23種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列入出口管制限制對象中。荷蘭也從2023年9月緊隨其後,開始限制深紫外線光刻機的對華出口。

美國晶片輸入中國的禁令擴大生效,楊瑞臨表示,美國應趕緊超前部署,尤其是在先進封裝及量子科技領域。然而美國在這兩大新興領域未能完全掌握,部分技術、設備掌握在歐洲及亞洲業者手中,美方未來須通過大量外交與政治手腕爭取歐洲諸國及業者配合,才能有效防堵中共。

楊瑞臨表示,半導體是現代電子設備必不可少的基礎組件之一,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和其它智能終端產品。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重要地位,對全球經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各國對於半導體的競爭和依賴程度都非常敏感。台灣仍然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生產中心之一,占世界市場份額超過40%。

台海發生衝突將重挫全球經濟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分析,總體經濟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因素,包括俄烏戰爭的爆發致使能源及糧食供應中斷,導致全球通膨迅速上升,歐盟經濟首當其衝。世界各國央行聯手升息壓抑通膨。利率上升,壓抑經濟活動。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民眾所得減少。中東衝突與中共對西太平洋的脅迫進一步導致世界混亂與多元。

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年1月28日,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綜合座談。圖為陳松興教授。(宋碧龍/大紀元)

陳松興表示,歐盟與美國合作因應中共升高對台海及南海的軍事及經濟脅迫。若台海發生衝突將重挫全球經濟。他指出,全球關注中國經濟危機的衝撃,中國有人口結構、中收入陷阱、外匯管制、債務泡沫這四大經濟結構性問題難解,中國經濟或處於系統性危機的邊緣。

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年1月28日,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綜合座談。談到中國經濟危機的衝擊。(宋碧龍/大紀元)

陳松興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逾3%,優於預期。但中國房地產放緩、通貨緊縮、出口衰退和消費保守。中共在新冠疫情後就嚴格控制資訊,官方數據不確定性加大。中共統計部門不獨立,導致數據不具公信力。研究機構與中國人士交流並驗證經濟數據變得特別困難。

台北名家講座: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年1月28日,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綜合座談。邀請了吳惠林教授、矢板明夫支局長、楊瑞臨總監、明居正教授、陳松興教授。(宋碧龍/大紀元)

他說,中國股市危機反映中國經濟現況,目前為止,擠牙膏式的刺激政策未能扭轉中國房地產等行業下行的基本面。外資對中國經濟增長持保留態度,外資持續撤出中港股市。他提到,中共追求全球霸權,債務泡沫不斷擴張,系統性風險上升。中國尋求科技獨立發展紅色供應鏈,可能重蹈蘇聯的覆轍。

責任編輯:李同德#

相關新聞
民主vs極權 分析:正確選擇 台灣才有前途
中共威脅中止ECFA 專家:自證其會撕毀協議
《四億人的覺醒》台灣首映 觀眾:認清中共本質
對抗中共極權 台灣專家籲運用融媒體傳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