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會改革倉促不清? 台經院:影響外資投資信心

台經院27日舉辦2024年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預估AI題材包括伺服器、AI 手機、AI PC 等產品可望支撐台灣經濟走勢。(台經院提供)
人氣: 4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針對台灣三黨不過半、朝小野大,對於台灣經濟的影響,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表示,新舊政府在今年520交接前,國會就有很多爭議性政策,「這個過程是讓台灣公民意識能夠提高的必經之路」,但同時也是外界最擔心的部分。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台經院提供)

國民黨及民眾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賦予國會調查權,得要求政府機關、部隊、法人、團體或社會上有關係人員提供資料,拒絕提供可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且按次處罰,將涉及國家或外交機密外洩問題,企業的營業祕密也可能遭洩。

張建一指出,美國商會及歐洲商會都會對台灣政策進行評估,國會政策交代不清楚的狀況,可能導致投資台灣的信心縮手,影響經濟,政黨之間應該良性競爭並找出共識。他認為,應該明確定義政策,讓支持者、反對者都能清楚了解論點。

台經院董事、台大榮譽教授陳博志剖析,政黨競爭可參考經濟學的寡占理論「Hotelling模型」,若一條路上只有兩家廠商,店面都會選擇路的中段,甚至雙方在隔壁開店,以獲取最大利益,但若有三家廠商,卻會盡量分散在路的各段,深耕自身的品牌價值。

陳博志說明,這與不同政黨的政策路線不謀而合,如果政治上有一個主要的政策軸線,兩黨會走向中庸之道,但三黨就不易形成共識。目前市場上有扭曲對手產品來增加自身銷量的惡況,各黨若以抹黑方式來爭取選票,將造成議題的極端化,使社會產生更多對立。

「台灣政治未來要走向品質競爭」。陳博志表示,這是現在國會停滯的解方,舉例來說,在野兩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方案,或是執政黨能源布局是否納入核能等,都應該要有符合國家利益的討論。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挑戰3.5%

張建一指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看佳,主計總處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6.51%,出口優於預期,預估全年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將上看3.5%。台經院預測較保守,來到3.29%,主要是傳統產業進入調整階段,復甦力道有待觀察。

張建一說,雖然人工智慧(AI)題材,包括伺服器、AI手機、AI PC等產品可望支撐台灣經濟走勢,但地緣政治仍持續影響台灣的出口,廠商開始將相關原物料、中間產品等從輸出至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加上各國都在東南亞設廠,面臨競爭,這些都必須注意。

張建一認為,所幸AI晶片不可能單獨存在,需要放入裝置或應用在傳統產業的產品上,也能推升各領域產業的發展。台灣還在等待全球景氣和需求有明顯起色。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表示,台灣去年的出口衰退10%,今年首季明顯成長,消費動能表現也佳,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機會挑戰3.5%以上。他預估,下半年至2025年將迎來iPhone手機、AI筆電或桌機等換機潮,整體製造業復甦較明顯。

台股站穩21000 留意提前反映行情

至於台股指數5月站穩2萬1,000點,是否再上攻?林啟超認為,台股目前水漲船高,尤其台積電已經是市值超過7千億美元的大企業,股價也開始往千元靠攏,這顯示整體半導體產業狀況非常好,但應注意一些個股是否提前反映2026、2027年行情。

林啟超提醒,美國是否如預期般降息都有變數,歐美若持續處於高利率環境,經濟復甦力道將放緩,加上中國經濟過去一年相當低迷,近期中國房市政策是否能刺激經濟,須觀察後續成效。

另外,台灣應該關注美國11月5日總統大選結果,將牽動美中貿易政策走向,包括關稅等關鍵議題,這會影響台商布局,也是新政府未來面臨的挑戰。◇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