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產官學合作 大埤酸菜區農廢變綠金

雲縣府、台灣大學、大埤鄉公所簽署「酸菜專業區剩餘資材資源再利用」合作備忘錄。(雲林縣政府提供)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為了解決醃製酸菜產生的高鹽份滷水、菜渣等農廢問題,雲林縣政府、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大埤鄉公所31日共同簽署「大埤酸菜專業區剩餘資材資源再利用」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產官學合作,將農廢變綠金,邁向環境永續目標。

縣長張麗善盼透過此計畫讓農廢變綠金。
縣長張麗善盼透過此計畫讓農廢變綠金。(雲林縣政府提供)

縣長張麗善指出,雲林縣大埤鄉是全國酸菜主要產區,醃製酸菜產生的高鹽份滷水、菜渣等農廢問題,影響環境甚至農田土壤,縣府、大埤鄉多年來積極尋求各種方法解決,希望創造永續環境與農民收益雙贏。

張麗善表示,台灣大學博士候選人何勝惟及研究團隊,經過12年研究測試,將高鹽分的滷水、菜渣經過資源化再利用,轉化成飼料、肥料,尤其在水產養殖業應用己經有初步成果,透過這項合作計畫,讓長年困擾地方農廢問題,進入循環經濟中,變成綠金,雲林成為零廢城市。

何勝惟表示,我們將酸菜廢棄物應用到海水養殖,因為滷水本來就是高鹽度,應用到水產養殖去養藻類,養了藻類之後,經過我們觀察發現,用在養殖貝類是很好的。

大埤鄉公所出席人員表示,大埤酸菜專業區的醃漬桶,原本有216桶,目前約有100桶拿來放置醃漬的廢水,之前公所有做日照蒸發的處理系統,但是產生的廢鹽無法回收再利用,只能做合法的處置,但一噸的費用要三萬元以上,造成公所很大的財政負擔!

大埤鄉長林森寳表示,這項計畫解決了公所最頭痛的環保問題,將酸菜醃漬廢水循環再利用,投入水產養殖中,解決農民酸菜醃漬滷水及剩餘菜渣的處理問題,協助酸菜產業永續發展,感謝台灣大學與縣政府協助促成這項合作案。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