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氣象署:今年颱風估2至4個

2024年6月25日19時30分的衛星雲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人氣: 8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7月開始進入颱風季,中央氣象署25日表示,截至6月25日為止,西北太平洋僅有2個颱風生成,而預估今年鄰近台灣的颱風數量為2至4個,相較於氣候平均值略為偏少;氣象署表示,「不一定每個都離台灣很近」,若颱風若生成時離陸地近,則強度較弱。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目前熱帶太平洋東部海溫持續下降,反聖嬰現象有發展的趨勢,對台灣的影響,在溫度沒有太顯著變化,不過南部水氣可能會偏多。

針對颱風季展望,陳怡良說,就歷史統計資料顯示,反聖嬰年颱風生成的位置鄰近臺灣的機率較大,根據最新氣候模式統計預報,預測今年6月至11月鄰近台灣的颱風數量為2至4個,相較於一般氣候平均值統計3至5個,屬於偏少至正常。

若颱風生成,陳怡良表示,以夏季西北太平洋颱風來說,有兩種路徑,若太平洋高壓顯著時,颱風將往西直行,另外一種則是往北偏轉,無論哪種路徑,只要距離台灣近,都會造成影響。

陳怡良指出,每個颱風狀況跟路徑,取決生成期間的大氣環境,「不一定每個都離台灣很近」,若颱風生成位置比較靠近台灣,很快碰到陸地或不利於它發展的海域,相對來說強度也會較弱。

關於未來一季的氣候展望,陳怡良說,經檢視該署及各國數值模式預報結果,預估7月至9月全台氣溫以偏高到正常;雨量部分,則是正常到偏少;颱風數量為正常至偏少。

陳怡良提醒,台灣一年中有一半的水源是來自颱風降雨,若鄰近台灣的颱風有偏少趨勢,的確需要節約用水;而台灣的氣象災害,八成也是因為颱風引起,提醒民眾務必提早做好溝渠疏濬、自家樹木庭園檢修、招牌棚架固定等防颱準備,也須防範夏季高溫及雷擊。

今年梅雨季是1950年以來同期第五少雨

回顧今年梅雨季,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表示,由於梅雨鋒面影響時間短,截至6月23日為止累積平均降雨量為251.6mm,相較同期平均409毫米,約6成,是1950年以來同期的第五少雨;在氣溫方面,冷熱交替頻繁,受鋒面及東北季風影響期間偏涼,整體平均氣溫為27度,接近氣候平均值。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