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屋附掛物易脫落 立委提案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立委提案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將公共危險防範、建築物外牆檢查修繕,納入地方政府補助範圍等。圖為北市文山區公寓外牆剝落資料照。(中央社)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常懷仁台灣台北報導)立委羅智強、許宇甄、林沛祥以及民團舉行記者會,羅智強指出,極端氣候變遷下,原台灣建物常見工法因過冷、過熱容易使附掛物脫落,平均屋齡偏高的台北市更經常發生類似事件,因此提案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將公共危險防範、建築物外牆檢查修繕,納入地方政府補助範圍,並讓中央政府應視地方財政狀況與公共危險程度,制定獎勵措施。

2024年6月25日,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中)、許宇甄(左二)、林沛祥(左一)召開「杜絕天外飛來橫禍,速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記者會。
2024年6月25日,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中)、許宇甄(左二)、林沛祥(左一)召開「杜絕天外飛來橫禍,速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記者會。(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6月25日,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召開「杜絕天外飛來橫禍,速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記者會。
2024年6月25日,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召開「杜絕天外飛來橫禍,速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記者會。(宋碧龍/大紀元)

羅智強表示,雙北超過150萬棟建物符合老屋定義,隨著老舊建物改建、重建的進度緩慢,老屋外掛物只會越來越嚴重,2019至2023年的外牆磁磚掉落通報新北約1千件、台北市約2千件。以台北來說,屋齡30年以上占比約九成五,顯示屋齡越高,外牆剝落風險越高。

因此,羅智強指出,提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修正草案,將公共危險防範、建築物外牆檢查修繕,納入地方政府補助範圍,並讓中央政府應視地方財政狀況與公共危險程度,如地層、屋齡、人口密集等情勢,制定獎勵措施,鼓勵地方政府落實相關檢修與補助。

羅智強提到,若建物有重大潛在危險或立即危險之虞,主管機關得代位進行必要措施與事後求償,避免危險意外發生,以解決解決目前實務上的三大問題,包括住戶意見難整合、補助誘因不足、公部門缺乏法源處理立即危險的建物。

許宇甄表示,台灣建物年齡過半超過30年,老舊建物顯現出潛在危機,外牆應該定期安全檢查,讓防範勝於治療,制度化外牆檢查才能防範未然;此外,對於公共危險的防範、必要修繕補助也要入法,推動社區建物管理的文化,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更為嚴峻的挑戰。

林沛祥指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是近26年前所修訂,有些未與時俱進的問題也浮現,包含沒有管委會、管委會有責無權、電動車如何在老舊社區安裝充電裝置等等,應該要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中修正,強化居民跟民眾的公共安全,未來會邀請更多的民眾與團體來討論。

台灣物業管理協會理事長郭紀子認為,台灣建物平均年齡超過30歲,過去在台灣都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建物大量興建卻沒有相對應的建築法規與現代技術支撐,台灣建物有先天不良問題,後天的管理與修繕工作不足,加上自然環境、法規規定鬆散的影響,以致於嚴重影響建築物的品質,而外牆附掛物與墜落傷人,則是最顯而易見且直接影響民眾的問題。

台灣冷凍空調展望關懷協會理事長周貞浩認為,外牆附加物比如冷氣機,常常就像不定時炸彈一樣,不知何時會發生,而隨意安裝與施工也造成都市建物外觀受影響,施工人員甚至時常有工安意外發生,都需要法規修正來提高規範。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