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深海裡的樹 在太麻里無調性的藍色狂想

無調性的藍色狂想活動,吸引大人三孩前來參加。(陳昭宏提供)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台東報導)炎熱的夏日裡,台東蔚藍的天空像是打開了一扇自由想像的門。這種寬廣無邊的視野在近38度的高溫下,仍然讓人感受到一絲涼意,彷彿能夠潛入深海之下,享受樹蔭帶來的清涼。這正是「深海裡的樹」藝術療癒活動帶給每位參與者的感受,激發他們無限的創作靈感。

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一凡心識內樂團執行的藝術療癒文化活動,22日於台東太麻里華源海灣的「海癒小村咖啡店」熱烈展開。活動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包括藝術治療師與海癒小村咖啡店負責人,從哲學、心理學、文學到藝術創作等多角度探討「憂鬱」與「自由」如何在藍色中找到調和。

在太麻里舉辦的無調性的藍色狂想活動。(陳昭宏提供)

活動中,第3空間心理諮商所負責人謝湘蓁,與海癒小村咖啡店的周紫宸輕鬆地引導參與者進入「療癒」的世界。湘蓁老師建議參與者在便條紙上書寫自己對療癒的想像,這不僅開啟了一場深刻的對話,也讓參與者有機會彼此認識和交流。

藝術療癒活動帶給每位參與者的感受,激發他們無限的創作靈感。(陳昭宏提供)

周紫宸分享道,他選擇在這個小小的空間經營咖啡店,是希望來訪的每一位旅人都能感受到被環抱的溫暖,「在這裡,慢慢的時間與穩定的空間中,愛會在人際關係中流動,這種覺察本身就是一種治療。」他說。

周紫宸輕鬆地引導參與者進入「療癒」的世界。(陳昭宏提供)

謝湘蓁進一步分享了接納創作中的不完整與片段的重要性,她認為,能與這些尋找不到明確意義的狀態共存,是一種珍貴的自我療癒能力。她鼓勵大家在創作中學會與自己的迷茫和慌亂共處。

鼓勵大家在創作中學會與自己的迷茫和慌亂共處。(陳昭宏提供)

接著,謝湘蓁帶領著參與者進行了一段長達40分鐘的靜心創作時間。她陪伴大家觀察生活中的各種面貌,並透過媒材的探索與對話,指導他們如何透過拼貼、彩繪或雕塑來表達內心的聲音。

謝湘蓁帶領著參與者進行創作。(陳昭宏提供)

活動的高潮部分,是每位參與者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創作出超乎預期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代表了他們的潛意識,也讓角色在創作中生動地呈現出來。

來自潛意識的作品。(陳昭宏提供)

其中,知名畫家孫傳莉老師的分享尤為引人注目,她描述了自己如何在南迴海邊,被藍色的大海療癒,並在活動中隨心所欲地選擇材料和創作,最後甚至意外地創造出與活動主題「深海裡的樹」非常吻合的作品。

畫家孫傳莉想像藍麻繩是海,原色麻繩是風。(陳昭宏提供)

謝湘蓁提醒大家:「創作教會我們的,不僅是如何放鬆和享受,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遇見更多彩的自己。每個人的創作都有共鳴,但每一個作品和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正是探索的真正意義。」

謝湘蓁:「創作教會我們的,不僅是如何放鬆和享受,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陳昭宏提供)

這樣的一場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的狂想,更是一次深入心靈的旅行,讓參與者相信,即使在最深的海底,也可能有棵樹,這是對生命的一種美好期待和啟發。

一凡心識內樂團執行的藝術療癒文化活動。(陳昭宏提供)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