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長瓦磘莊集會所開工 重現部落振興榮光

元長鄉歷史建築「瓦磘庄集會所修復及再利用工程」25日舉辦開工典禮,預計114年4月完工。(廖素貞提供)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 元長鄉歷史建築「瓦磘庄集會所修復及再利用工程」25日舉辦開工典禮,預計114年4月完工, 完工後不僅延續地方共同的歷史與記憶,並提供村落長輩、居民休憩、聚會與學習場所,成為串連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溫暖場域。

 建築師陳柏宏導覽解說工程修復過程。
建築師陳柏宏導覽解說工程修復過程。(廖素貞/大紀元)

元長鄉歷史建築「瓦磘庄集會所修復及再利用工程」25日舉辦開工典禮,預計114年4月完工。(廖素貞提供) 建築師陳柏宏導覽解說工程修復過程。(記者廖素貞/攝影)

文觀處表示,「瓦磘庄集會所」,興建於昭和11年(1936),日治時期推動部落振興運動,於各村落設置振興會,而集會所則是部落振興會的首要建設。民國34年(1945)改作瓦磘社區活動中心,直到民國77年(1988)村民因老舊、空間不敷使用,擴大規模新建社區活動中心,舊瓦磘社區活動中心改作為瓦磘幼兒托所。

縣長張麗善表示,「元長瓦磘庄集會所」,見證了日治時期推動部落振興運動,極具歷史價值,亦承載著地方居民的共同記憶,於民國105年(2016)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未來希冀結合地方居民活動、人文課程,使其成為在地民眾日常使用之場所,提升其公共使用性,使歷史建築得以活化再創地方共同記憶。

建築師陳柏宏表示,集會所之造型保存了昭和時期公共建築慣用之牌樓三段式立面手法,即主要入口門面,左右二翼或是基座、屋身及屋頂亦可見有三分法的設計。本案量體不大,但在造型上暗藏許多巧思,除了傳統比重窗設計外,下框比重窗扇亦秉持三等分分割原則,而整體開窗以入口為中心相互對稱。外牆以天然石洗石子裝飾,以3種不同之洗石子做裝飾,同時牌樓處亦以洗石子裝飾造型,以在地特產長生果為圖騰,相當雅致。

未來在兼顧文化資產保存真實性的前提下,考量地方民眾使用需求,以再現「元長瓦磘庄集會所」榮景為方向,預期將豐厚在地人文涵養及活絡居民互動,讓元長成為雲林縣的人文寶地。

瓦磘庄集會所之造型保存了昭和時期公共建築慣用之牌樓三段式立面手法得設計,時牌樓處亦以洗石子裝飾造型,以在地特產長生果為圖騰,相當雅致。
瓦磘庄集會所之造型保存了昭和時期公共建築慣用之牌樓三段式立面手法得設計,時牌樓處亦以洗石子裝飾造型,以在地特產長生果為圖騰,相當雅致。(廖素貞/大紀元)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