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論壇】中華民國在哪裡 黃埔精神就在哪裡

人氣 959

【大紀元2024年06月26日訊】6月16日是黃埔軍校成立百年紀念日,台灣和中國大陸都高調舉辦紀念活動。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以三軍統帥的名義主持紀念儀式並進行了閱兵。而中共分別在廣州和北京舉行了官方紀念活動,並邀請台灣軍方退役將官參加。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共兩黨的軍事幹部和很多知名將領都出自這個軍校。現在的黃埔軍校在中共這邊和台灣這邊有什麼的影響?

兩岸大搞黃埔校慶 余宗基:中共矛頭指向日本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這次台灣紀念活動是非常高調的,賴清德總統全程參與,講話針對中共非常強硬。賴清德重申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他說中國(應該是中共)把併吞台灣、消滅中華民國視為民族大業的偉大復興,並表示我們絕不能敵我不分,也不能敵友不分,更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

李軍說,在中共這邊,中共為紀念黃埔100周年做了很多準備,官方稱邀請3,000名台灣退役將領到廣州參加紀念活動。據說最後去參加的人數只有百餘人。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出席了北京的座談會,習近平還發了賀信,毫不遮掩對台灣的統戰。賀信中說,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軍隊幹部的第一所學校。黃埔軍校同學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聯繫海內外黃埔同學的群眾團體,為反對台獨分裂、推進祖國統一做出了貢獻。

台灣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將軍在《菁英論壇》中表示,中共此次高調強調黃埔精神、黃埔建校,我覺得主要是抗日這一部分。中共事實上想跟台灣做一個連接,也就是說通過擴大紀念黃埔校慶,希望能夠達到同仇敵愾的一種心理上的聯繫,想把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目前是對抗的性質導向日本才是兩岸共同的敵人。

因為在八年抗戰中,國共雙方犧牲的將領,尤其是國民黨黃埔出身犧牲的將領大概就有230多人。所以回憶這一段的歷史,事實上對於台灣軍方是有蠻強烈的所謂敵愾同仇的心理。

余宗基表示,中共知道,台灣現在面臨中國(大陸)的軍事壓力,而台灣的外援除了美國當然就是日本,中共製造這樣一種仇日情緒,是希望多去分化美日台接下來在軍事方面的合作,所以為什麼這次校慶中共願意花這麼大的預算、精力、經費,它是想要達到統戰的目的,希望在這個階段能夠離間美日台的關係。

另外,中共拉攏台灣內部那些認同將黃埔軍校作為母校的一些比較高階的將領,這些將領在部隊曾經帶過很多幹部,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中共想通過拉攏這些將領,達到能夠弱化台灣對中共的抵抗意識,或者能夠達到弱化、緩解中共是台灣最大軍事威脅的心理,分化台灣軍方內部的凝聚力的目的。同時利用台灣民眾對這些被拉攏將領的不滿,達到分化軍民之間的合作,所以中共是有多層次統戰需求和目的的。

國共合作創辦黃埔軍校 中共受蘇聯支持的背後伎倆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共產黨現在對台灣主要的統戰對象排第一的就是台商,第二是親國民黨的軍公教,尤其是軍人,滲沙子搞分裂是中共的老一套了,非常有效,不但當年奪權的時候有效,在目前對歐美的對抗中也非常有效。

郭君說,黃埔軍校其實和國共兩黨有很大的關係。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是依靠蘇聯的幫助,學校裡面有很多共產黨的人,包括周恩來、葉劍英、聶榮臻、陳毅都是黃埔軍校的教官。當年的共產黨人可以同時加入國民黨,而且可以匿名加入。所以後來國共內戰的時候,很多國民黨軍官起義,共產黨就說是潛伏的人歸隊了,因為很多國民黨將官都是潛伏的中共黨人,在那個時候就留下了隱患。中共軍隊裡的將領都跟黃埔有關係,最有名的就是林彪,還有徐向前、羅瑞卿、葉挺,還有宋時輪以及原來北京軍區的李德生等都是黃埔出來的。中共軍隊中黃埔出身的將領大概有三十多人。

郭君說,孫中山在廣州立住腳後,就提出了聯俄容共的策略,提出學習蘇俄革命。據記載,共產國際的馬林1920年初到廣州與孫中山見面,孫中山當時就提出國民黨要建立自己軍隊的想法,這是黃埔軍校的起源。

當時蘇聯給予大力支持,而且黃埔軍校的教官很多都是蘇聯軍人,黃埔軍校開學的時候,蘇聯軍事教官就有4人,後來增加到了30人。1925年黃埔軍校的學生第一次東征的時候,蘇聯教官加倫將軍還率領二十多名蘇聯軍官也參加了。到1926年1月,廣州地區大約有140名蘇聯軍官,其中黃埔軍校的教官,包括軍事教官和政治教官大概有50人。除了教官以外,蘇聯也給了很多錢。1925年到1927年間,蘇聯先後無條件地撥給黃埔軍校辦學經費就有250萬盧布(約合28,447美元),這只是支給軍校的錢,其它還有給廣州政府的錢。蘇聯還給了很多武器,大陸有份黃埔軍校的歷史資料,說蘇聯政府先後6次為軍校運去了大批的槍支炮彈,有步槍5.1萬支,子彈逾5,000萬發,機槍1,090挺。所以國民黨後來北伐戰爭勝利和蘇聯提供的武器彈藥有很大的關係。當然後來共產國際的包羅廷把蘇聯共產黨的計劃洩露出來了,就是要共產黨在內部奪權,用武裝力量奪掉國民黨的權,所以國民黨在1927年清黨的時候和蘇聯就鬧翻了。但共產黨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趁你不注意時就發展起來了。所以共產黨現在紀念黃埔軍校也不完全是沒有道理的,其實中共是在紀念蘇聯了,這與最近的中俄聯盟也是有相互呼應的。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中表示,黃埔軍校出來以後分成了兩支,共產黨有一支,國民黨有一支,但基本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基因,就是先認同黨再認同國。共產黨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其實不是國家軍隊,中國共產黨說得很清楚是黨指揮槍,它是黨的軍隊,忠誠是忠誠共產黨,而不是忠誠這個國家。

中華民國在哪裡 黃埔精神就在哪裡

余宗基在《菁英論壇》中表示,黃埔真正存在的時間在整個抗戰或者國軍的歷史上只是一小段時間,東征北伐成功之後,國民黨政府搬遷到南京,大概過渡了三年,所以真正黃埔訓練的學生總共有七期,畢業的只有四期。黃埔本身的影響力事實上還不如原先滿清末年的講武學堂和保定軍校,所以現在人們所講的圖騰和黃埔精神象徵等,其實大部分是一種誤解。

余宗基說,1937年抗戰開始,黃埔移到成都,抗戰結束後,1949年孫立人將軍在台灣高雄鳳山成立了軍官士兵訓練班,所以事實上黃埔的精神在我們現在整個軍事的人才培育系統裡頭只有三年的時間。反而是從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到現在,台灣的軍官和士兵訓練班一直都是在高雄鳳山的官校中。所以我們從史實上看,黃埔的內涵跟它的一些戰功事跡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被神話了,台灣現在還在相信黃埔正統的人數雖然並不多,但是不能忽略他們的影響力。

從這一次黃埔百年校慶來看,去中國(大陸)的高階將領人數是比較少的。台灣地方報紙揭露說,去大陸參加活動的人數由開始說的百人左右增加到大概兩百人,如果你仔細了解,發現去的人都是四五十歲中壯年,大概都是在少中校時就退役的,這個是比較值得擔心的,這些人有一定的影響力,因為他們有軍方專長的背景。

余宗基表示,黃埔被神話,過度地誇大,其實整個黃埔的建軍實際上就是孫中山跟包羅廷,當初以蘇聯軍事學府的訓練方式,用當時的國民黨設立軍方黨部。事實上是中國國民黨一些所謂政治部的人幾乎都是共產黨人,是國共融合進來的,最有名的是周恩來。

東征北伐時,蘇聯提供給廣州國民政府的武器裝備經費預算實際上大約是1,400萬盧布(約合159,303美元),其中250萬用在國共之間共同建立的黃埔軍校。除了蘇聯支援的這些預算,在東征北伐戰爭中,教官使用的也是蘇聯的戰術。所以我們說在陸軍官校的校史館中所記載的東征北伐的一些光榮史記,如果你了解事實的話,就會知道事實上當時是有蘇聯在背後支援的。

余宗基表示,台灣現在年紀輕的官校畢業生,當然軍隊國家化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了,但是台灣的軍隊國家化事實上一直到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之後,台灣軍中的黨部才正式被取消,所以台灣軍隊國家化的歷程事實上也只有二十幾年的經驗。

這次黃埔百年校慶,賴清德總統閱兵時,第一個經過主席台的就是黃埔校友組成的方陣,他們並沒有向總統致敬,這就代表這些校友他們忠誠的程度還是在於認定是國民黨才是正統,他們效忠的對象就是國民黨。那即使國民黨現在不再執政了,他還是不願意轉移對國家領袖的忠誠。

黃埔建校就是以黨領軍,本來就是國民黨的軍隊,一直到現在其實這個影響力還是不能忽視。這就是為什麼賴清德總統特別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另外他還強調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你黃埔應該是對於你國家忠誠,而這個國家現在既然是在台灣,那當然這個忠誠的對象是不容混淆和模糊的。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賴清德接受《時代》專訪 談兩岸、芯片等議題
賴清德會見莫健:強化國防 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賴清德:四接及核電廠延役 未來可討論
賴清德宣布釋憲 國民黨團:違反權力分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