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訪】從「台灣製造」到「中國製造」

──訪陳化義律師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月10日訊】記者程如真洛杉磯專訪/據報導﹐最近的十餘年間,台商對大陸投資一千五百億(美金)——有民間人士則稱超過兩千億(美金)。鑒于台商對大陸龐大投資使台灣元氣大傷﹐近年來,台灣官方積極提倡「根留台灣」,希望台商為自己這塊土地的繁榮盡心盡力﹐無奈大陸工資低廉的經營條件加上商人趨利的本質﹐根本無法擋住台灣資金西去的洪流。有人認為﹐兩岸相繼加入WTO,台灣與大陸的商業往來日益頻繁﹐兩岸三通是大勢所趨。

然而﹐台灣官方近期調查顯示﹐去年台商在大陸投資獲利的廠商比例約四成左右,虧損與盈虧平衡者均佔二三成﹐更有民調消息傳台商在大陸投資「十個死八個」。現在在大陸投資的台商沒賺到錢的已超過半數﹐在這種情形下﹐兩岸關係會怎樣發展﹐台商將如何應變﹐走出困境﹖本報記者對在台灣從業律師行業多年的陳化義先生專訪﹐就此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作一探討。

“大陸這些年經濟發展迅猛﹐與大陸開放國門﹐引進外資有直接關係﹐特別是台商對大陸經濟發展的貢獻尤其關鍵。台灣是一個海島性地區﹐這個特點決定了他經濟外向活躍﹐七十年代世界資訊科技逐步興起﹐台灣在相應的民主政體配合下﹐吸收世界先進科技﹐與國際先進資訊科技同步發展﹐經濟和國力迅速突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當時美國的市場到處是Made in Taiwan的商品﹐今天則是Made in China。”陳化義先生開門見山肯定台商對大陸經濟的貢獻。

“其實呢﹐即使是現在國際市場上的Made in China的背後真正的老闆有相當部份仍然是台商。為什么這樣講呢﹖大陸改革開放確實有了二十幾個年頭了﹐無論從同文同種文化背景上講﹐還是從地理位置便利上講﹐台商港商對大陸經濟與國際接軌是起橋樑作用的﹐台商把自己與國際接軌的經驗和先進的世界資訊科技帶到大陸﹐這一點大陸領導人是很清楚的。”陳先生娓娓道來。

他說﹐“據台灣方面統計﹐到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約有八萬家。在談到台商對大陸經濟的貢獻時﹐大陸媒體通常只看到台商為大陸帶來投資和技術﹐其實這八萬台商老闆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老闆﹐工人是一盤散沙﹐一個成功的老闆對市場要有眼光﹐要有企業策劃力﹐要有承擔風險的膽識﹐要懂管理﹐高科技企業還要懂技術﹐大陸開放前都是計劃經濟﹐這樣的企業家不多﹐從這個角度上講﹐是他們帶動大陸經濟﹐把Made in China推上了國際市場上﹐大陸這幾年經濟起飛﹐這八萬台商老闆功不可沒啊。相反﹐台灣方面因此卻損失不小﹐這些年人們把台灣經濟衰退歸為全球經濟衰退﹐或者推給阿扁執政有失策之處﹐其實﹐我看大陸從台灣招商吸金才是導致台灣經濟衰退的主因之一﹐光產業投資就有兩千多億美金﹐這還不包括此期間台灣同胞兩千三百萬人次(相當于台灣人每人去大陸一次)去大陸觀光為大陸帶來的旅遊收入。”

記者問道﹕“大陸從台灣招商這無可非義﹐他有招商的魅力才會有人去呀﹐台灣自稱民主自由﹐何以留不住本土商人﹖現在在大陸投資的半數台商虧本倒貼﹐他們又將作何打算﹖”

“這是問題關鍵所在。從大陸方面看﹐消費市場及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市場確實對外商很有吸引力﹐加上同文同種及地理便利﹐都使人們看好發展中的大陸﹐而台灣則是一個“已開發地區”﹐生產成本中的勞力部份高出大陸數倍﹐競爭十分激烈﹐商人趨利﹐自然都到大陸投資﹐以降低成本提昇產品競爭力。台灣是個民主自由的地區﹐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很少﹐儘管政府對台資西進試圖「總量管制」,可是「總管」不下去﹐因為台商對外投資受台灣法律保護﹐是自由的﹐事實上仍然是開放的﹐這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趣話題--台灣的民主制度曾使台灣經濟撅起成為亞洲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在保障台灣經濟繁榮的持續性上卻遇到新的挑戰﹐有人甚至認為台灣民主制度對自由的保障現在反而成了資金流失不加設防的管道﹐從這個意義上講﹐說大陸受益于台灣民主制度不為過吧。”

“有一種看法認為﹐企業無國界,台商在外面打拼賺了錢仍然會帶回台灣﹐有利台灣經濟﹔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台商對大陸投資其實是在犧牲台灣民主與自由。為什麼有這樣兩種不同的說法﹖”記者問。

“要講清這個問題﹐就不能不認真攷察一下大陸的投資環境及這些年來它的變遷﹐還有﹐台商從大陸得到怎樣的回報﹐另外也有必要檢點一下唯利是圖的投資心態。”陳先生若有感慨地陳述﹕“大陸在開放之初﹐台商是受尊重的﹐部份人槍短線的是獲利的﹐一方面在資金和技術上大陸與台灣差距很大﹐台商優勢顯著﹐大陸迫切需要外商的投資與技術﹐為了吸納更多的外商﹐他當然得保障台商的投資利益﹐當時大陸給的政策是相當優惠的﹐另外一方面因為中共說話經常不算數﹐政策老是在變﹐開始時有許多人在觀望﹐好在當時大陸的改革派佔上風﹐據我所知這些改革派通常也是民主派﹐是務實的﹐為了讓這些人也“下海吃螃蟹”﹐當時大陸的改革派為這些人承擔政策風險了。現在大陸的投資環境與當初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大陸消費市場及人力資源的優勢依然存在﹐資金和技術上優勢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八萬台上進軍大陸多一個少一個他們也不稀罕了﹐當初的改革派不知何年何月煙消霧散了--據說當初大陸改革派領導人趙紫陽至今還被江澤民軟禁著﹐改革派為台商承擔政策風險之事早已是昔日黃花﹐而現在大陸的台商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政策風險性越來越大。”

“有人認為兩岸三通是大勢所趨﹐怎麼還有政策風險﹖大陸的台商不知道嗎﹖”記者問。

“這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不是一個民主法制體制。只有一個民主自由的投資環境才能真正保障公平競爭﹐合法利益﹐才能保障社會繁榮的穩定﹐這些在民主制度下發展起來的台商當然知道民主制度的好處﹐只是對商人來講利益第一﹐也就不那麼關心是在民主制度下經商還是在專制制度下賺錢﹐雖然如此﹐大量台商在大陸設廠經營﹐從政治層面上講他們無形中還是把台灣民主自由的思想方式送上了大陸﹐應該說這是一件好事﹐大陸如能接受民主自由人權的制度﹐大陸的未來是光明美好的。遺憾的是大陸的政治體制沒有跟上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搞了二十年基本上還是人治﹐一黨專制行政管理那一套﹐也就是當官的說了算﹐在自由經濟發展﹐沒有法制﹐靠落後的行政體制來維持的情形下﹐這個社會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在台灣人們最痛恨國民黨執政末期的黑金政治﹐國民黨實際上也是因腐敗下臺的﹐台商登陸也慢慢地開始領教了大陸黑金官僚的深層﹐時下大陸官場行賄受賂成風﹐台商私底下用賄賂的方式來作投保政策優惠的情形不少﹐這與民主制度保障公平競爭的做法已經大相徑庭﹐反過來講中共官場近年來的腐敗也有這類台商的「功勞」﹐在一個腐敗的投資環境中經商怎麼會沒有風險呢﹖一些大陸官僚利用手中權利逼迫欺騙台商的個案時有發生﹐這個大陸的台商知道﹐他們回台灣也多是報喜不報憂﹐在台灣的即使略有耳聞也未必相信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陳律師最後指出﹕“不管怎麼講﹐兩岸同胞﹐血溶與水﹐如兄如弟﹐和平相處﹐共同繁榮﹐持盈保態﹐永久不衰﹐乃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

相關新聞
【特稿】共慶世界法輪大法日 同走回升之路
【特稿】人類起源問題的終極答案
【特稿】四二五上訪——照耀未來的燈塔
【特稿】中共醜陋面目大起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