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否能以最低代價解決伊拉克問題

標籤:

【大紀元1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特稿)興兵動武總是勞民傷財,在推翻伊拉克總統海珊的問題上,如果能夠以最低代價且最安全的方法解決,何樂不為,因此儘管有人對說服海珊自請下台的傳聞嗤之以鼻,認為是癡心妄想,美國卻認為不妨一試。

  自前年「九一一」美國遭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以來,美國軍事推翻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權之後,又不斷恫嚇要推翻海珊,在中東地區調兵遣將,營造緊張氣氛,弄得四鄰不安,反戰之聲不絕於耳,在此同時,美國國內由於經濟景況依然不佳,油價持續上漲,也是一片怨聲載道,反戰之聲更甚於國外。    因此,如果能夠花最低代價也最安全的方法達到驅逐海珊並征服伊拉克的目的,不損一兵一將,不但可降低目前已達到沸點的國際反美情緒,並可化解對美國海外利益的威脅,更重要的是,美國也可以因此省下數百甚至數千億美元的軍費,對美國已瀕臨困境的經濟不無小補。

  由是之故,布希政府官員在本月十九日正式表示支持「特赦」伊拉克高層官員的建議。國防部長倫斯斐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本週」節目訪問時,對流放海珊或由伊拉克高層內部推翻海珊的主意表示「高興」;國務卿鮑爾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也表示,支持特赦伊拉克高層官員以換取協助推翻海珊。

  但白宮主戰派的國家安全顧問萊絲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訪問時,對海珊自請下台的可能性表示質疑,認為海珊只有在外在強大壓迫下才會放棄權力。

  施壓海珊下台的傳聞最近甚囂塵上,主要開始於兩週前土耳其總理莒內訪問敘利亞、約旦、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五國期間。莒內結束訪問歸國後,立即在執政黨國會黨團會議上透露,曾與中東各國領袖謀求化解伊拉克危機的可行方案,包括說服海珊下台及伊拉克進行政治民主化改革等。

  土耳其外交部官員也表示,明天(二十三日)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召開的上述中東六國外長會議,,將就化解伊拉克戰爭危機的各項方案作進一步討論,主要將呼籲海珊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問題上表現再積極一些,避免給予美國發動戰爭的藉口。但外交部拒絕證實是否將討論海珊下台的問題。

  據安卡拉要求匿名外交人士稍早表示,土耳其及各國傾向提出優惠條件以交換海珊自動請退,包括五國擔保海珊下台後的身家安全,讓海珊能夠以象徵性但虛位的元首地位繼續留在伊拉克或流亡海外,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海珊下台交換美國承諾解決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問題。

  但包括伊拉克及其他阿拉伯國家人士卻對海珊流亡或遭內部孤立而倒台的可能性嗤之以鼻,認為這只是美國蓄意部署的一種「心理戰」,試圖製造混淆以瓦解伊拉克人的士氣,進而為美國進軍巴格達鋪路,但無論如何,窮兵黷武的海珊絕不是一個輕易屈服的人。

  海珊的長期伙伴伊拉克副總理阿濟茲稍早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表示,海珊是一位「勇敢的領袖與英雄」,將會固守自己的國家,「戰鬥到最後一顆子彈為止」。伊拉克駐莫斯科大使卡拉弗也在接受俄羅斯傳真新聞社訪問時強調,海珊仍然穩定掌握政權,從無下台的意念。

  不過,據英國首相布萊爾昨天接受英國議會下院聯絡委員會質詢時表示,隨著美英在海灣地區的軍事集結,海珊政權已經開始軟弱動搖。據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布萊爾的話說:「非常明顯的是,由於軍事集結以及英美表現出的決心,海珊政權已開始動搖,而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必須保持壓力,步步緊逼的原因。」

  下週一(二十七日),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將提出最近兩個月來在伊拉克的檢查結果報告,但已事先表示將需要更多時間以繼續且徹底的進行檢查。法國和德國也公開支持給予聯合國武器檢查人員更多時間,美國則對此表示無奈和憤怒。布希總統也再次指控海珊使用拖延和欺騙手段,是在故伎重演。

  布希總統的憤怒與不滿,也表明了如果聯合國安理會不贊成攻擊伊拉克,美國是不會在乎的,仍然會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美國政府的決心是要求國際社會把二十七日這個期限看成是最後一個期限,如果海珊到時候仍不交出武器,那麼接下來就唯有訴諸戰爭一途了。

  總之,無論美國採行何種策略,伊拉克問題的最後結局一定是海珊下台並交出武器。所謂軟硬兼施,攻心為上,文攻武嚇,雙管齊下,在推翻海珊的問題上,與其興兵動武弄得勞民傷財,還不如以最低代價且最安全的方法解決。美國政府審時度勢,將計就計,也認為逼使海珊下台以解決爭端的方法值得一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某半官方機構為俄高調採購無人機武器
美防長奧斯汀急赴柬埔寨 重續兩國關係
伊朗因島嶼之爭對「盟友」惱火 召見中共大使
清潔能源之爭 歐盟日本為何攜手對抗中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