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理解新憲說 國務院冷處理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日訊】芬、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華府、台北連線報導〕針對陳水扁總統表示要催生新憲法,美國國務院廿九日將其定位為「個別競選聲明」,並指出美國政府認真看待陳水扁在就職演說中所做的「四不承諾」。據了解,陳水扁政府事先並未告知華府有關新憲法的構想,但布什政府對此反應不如陳水扁宣示「一邊一國」時強烈。

 據確知,在陳總統週日晚間正式發表新憲說之後,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已經在次日週一與刻在華府的外交部長簡又新聯繫,告知總統的談話內容與主旨,並請簡又新就近向美國當局說明,提供正確的解讀以減少誤判。與簡又新接觸的美方官員對台灣的態度已經有所理解。

 相關高層表示,簡又新向美重要官員重申「四不一沒有」政策並無改變,制定新憲更無涉統獨,部長昨日並已將美方的反應回報總統府,府方對相關訊息初步感到滿意,我方願意持續對國內外說明陳總統對憲政改革的抱負與期待。

 一位布什政府人士不願以「意外」形容陳水扁的宣示,指出憲政問題是台灣的內政,就像公投議題,美國不會公開贊成或反對,但是美國希望進一步了解具體內涵,台灣應該和美國保持良好的溝通,美國也會繼續關注此事的發展。

 另據了解,外交部長簡又新今日在馬里蘭州與美國學者餐敘時,多位學者關切此舉是否會造成台灣國名、國號改變及統獨入憲問題。

 簡又新說明中華民國憲法有許多窒礙難行的地方,在台灣造成很大的政治問題,更動憲法是民進黨多年來的主張,也是台灣進一步民主化所必須走的路。

 不過,簡又新在會中並沒有說明陳水扁催生新憲法的具體主張是什麼,未來如何達成,也沒有保證不會觸及國家定位問題。

 由於陳水扁尚未對此做具體說明,包括行政部門,華府一般對陳水扁的新憲法主張都低調回應。

 國務院發言人包潤石在記者會中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就表示,美國不對個別競選聲明或此事在台灣內部政局中可能的發展做出回應。

 他說,很明顯的,美國不對他國內政採取立場。美國只對某些美方認為是台海穩定基礎的議題採取了立場。美國注意到,陳總統在兩千年就職演說楬櫫的「四不」。包潤石接著列出這四不是不宣布獨立、不更改國號、不把兩國論納入憲法和不推動統獨公投。

 包潤石指出,美國已對這些承諾以及後續的重申立場,表示支持和感謝,美國會繼續非常嚴肅地看待這些承諾。

 包潤石表示,在某些程度上,此事在政治上的分歧要由台灣人民來處理。他說,美國的立場是清楚的,就是美國繼續認真看待陳總統的承諾,並認為這些承諾應該繼續信守。

美學者:時間站在台灣這一邊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廿九日報導〕在美國賓州大學教授國際關係的學者林霨(Arthur Waldon)以及華府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學者米德偉皆表示,修憲或制憲都是民主國家的權利,但台灣對後果必須謹慎評估,尤其在陳水扁宣示「一邊一國」後,台美雙方都認知到充分溝通,不給對方製造意外的重要性。

 剛辭去美國企業研究所亞洲部主任職務的林霨立場十分友台,被視為華府藍軍的重要策略家。

 林霨表示,時間站在台灣這一邊,但眼前對陳水扁政府而言,讓人民對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持續性有信心,可能比處理憲法問題更重要。

 他說,從香港的例子可以得知,親中派不會有好下場,北京不過以傳聲筒視之。台灣有權對中國說「不」,但是如果要單憑自己的力量讓世界各國承認台灣的國際地位,是不足夠的。台灣目前的地位肇因於冷戰,就必須等待大環境的變動加以配合,才有可能改變國際地位曖昧的困境,事實上,美國與亞洲的關係已經在改變。

 林霨認為,陳水扁在就職演說中宣示「四不一沒有」是明智的,應該繼續保持。台灣當然有權修憲或制憲,但如果要觸及國家地位問題,台灣內部先需要建立高度的政治共識,目前顯然沒有,而且台灣很難從魔術師的帽子裡抓出解決國家地位問題的法寶。

 林霨說,他同意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的講法,中國對一個中國問題太嚴苛,最終會為兩岸帶來嚴重問題,但目前無論是制定新憲法或修憲,都不是好主意,因為民進黨可能在解決問題前,先給予別人攻擊的工具。

 林霨表示,台灣現在的憲法雖不令人滿意,但已有足夠的法律架構讓台灣以一個獨立國家運作。目前美台關係極佳,台灣應該繼續保持,遲早美國與亞洲盟邦的關係會產生整體變化,時間對台灣是有利的。

 美國國防部顧問葛萊儀則認為,她相信陳水扁提出這個構想主要從內政考量,目的不在激怒北京,在兩大陣營聲勢極為接近的情況下,陳水扁必然會提出有利本身選情的政策,目前具體細節不明朗,相信華府不會就此認定陳水扁違反就職演說的承諾。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