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電視﹕大千世界第75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8日訊】

在線觀看
下載收看

觀眾朋友﹐您好﹗又到了大千世界節目時間了。歡迎您收看我們的節目。這次的內容有﹕

降落傘冒險

最老的管風琴成為印度南部教會唱詩班的一部分

鄂爾谷的考古發現

防止長尾葉猴的絕種

幸運的小獵豹

下面請您欣賞。

降落傘冒險

法國海軍軍官蒂埃里-德蒙福特(Thierry Demonfort) 是第一位用降落傘 跨越直布羅陀海峽的人。

9月10 日法國海軍軍官蒂埃里-德蒙福特(Thierry Demonfort) 成為第一個乘降落傘橫渡在摩洛哥和西班牙之間14 公里寬的直布羅陀海峽 。

德蒙福特從西班牙塔里菲(Tarif)鎮上空5,000 米高的气球上開始跳傘,德蒙福特( Demonfort)說﹕”現在一切正常。我大概處在4,200 到 4,400 米左右的高度,飛行速度是 每小時36公里。”

他在28公里之外的北摩洛哥的唐基爾落下,全程所用時間1小時 48 分鐘。對這种冒險活動,這名軍官并不是一個新手,他曾用降落傘橫跨過英吉利海峽,同時還保持著另一項聯串跳傘的世界紀錄。

最老的管風琴成為印度南部教會唱詩班的一部分

印度南部的海得拉巴市圣約翰教堂的每一次彌撒,交響樂旋律伴隨著一种樂器聲歡迎著人們。但是,使這些音樂回蕩在教堂的是一架曾經屬于一名英國人的95年舊的管風琴。

1908 年被安裝在教堂里的這架管風琴現在是教堂當局的一個珍寶,并且成為唱詩班的一部分, 給大家帶來古典世界的魅力。但是, 恢复管風琴到能工作的狀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整修管風琴的仟平(Champion.)說他必須從東部的加爾各答市(Calcutta )帶來備用品。

仟平(Champion.)說”就人們所能回憶的, 象我們教堂的日工和各种人能回憶起的,過去15 年里這架琴不能運作。以前能用,但是在過去的15 年里它有問題。這种樂器一旦出了麻煩,你很難診斷, 他們告訴你找其它人, 就這樣一直拖下去,問題越來越多。”

除了与鋼琴相當數量的鍵盤之外, 管風琴還有腳蹬板以及手掌大小的鍵盤。管風琴一共有560 個管子– 每根由机械風箱往里注入壓縮空气。

教堂管風琴演奏者西奧多-康福特(Theodore Comfort)說,他喜歡演奏管風琴,他在20年代就開始這么做了。

當詢問在手動或電子琴之間他更喜歡哪一种, 康福特難以選擇。他說,”(電子琴)有它自己的魅力,(管風琴)也有它的魅力。(電子琴)非常容易攜帶, (管風琴)當然是一套永久裝置…., 兩种樂器我都喜歡演奏, 我一開始就用這個樂器。”

在80代后期,管風琴逐步被淘汰, 各個教堂唱詩班轉用那些更加容易被維護的電子琴。

最早期的管風琴類樂器出現在公元前2世紀 。它由在 埃及亞歷山大的希腊工程師發明。以前曾經需要用水的壓力將空气推入管內。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教堂里會看到管風琴, 通常用來演奏無論是宗教音樂還是合唱的管弦樂。

蒙古中部鄂爾谷的考古發現

一個龐大的寺廟遺址最近被 蒙古和土耳其考古學家發現并出土,此寺廟供奉的比格可汗(Bilge Khan),他是公元552至745年期間古老 土耳其帝國的一個統治者,當時的土耳其帝國未信奉伊斯蘭教,統治著眾多的部落。

此古老 土耳其帝國最強大的時候,國土包括今天的蒙古,向東伸展至韓國,北至貝加爾湖(Baikal Lake) ,西至准噶爾( Jungaria) ,南邊則直達中國北部和西藏。

考古學家不僅發現了長72米﹐寬36米的正方形供奉比格可汗(Bilge Khan)的石祭壇,并發現許多比格可汗的用品包括他的皇冠及各式用金、銀制造及鑲有寶石的裝飾品。

巴雅(Bayar), 一位57 歲的蒙古科學學院 考古學家說:”這些都在比格可汗的神殿內被發現,還有詳細的碑文紀錄著各項歷史事件細節,确切的建筑日期等,所以我們确信這些物品都是比格可汗使用和佩帶過的。”

他補充說:”這是至今被發現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土耳其神殿,它的結构和安排將有助我們更深入了解中亞的文化、歷史、及游牧生活, 所以至為重要。 ”

到目前為止,出土的只是寺廟的部分, 已被發掘的地基、石頭、木柱子, 屋頂瓦片和塑像等已用計算机記錄及重整。根据這些研究結果, 這個土耳其、蒙古人小組將開始挖掘 比格可汗為他的弟弟庫特谷(Kul Tegun) 建造的紀念碑的所在地,希望有更多的發現。

他們的計划是在該遺址建立一所博物館及一個旅游點,亦計划建筑一條道路連接蒙古首都哈爾和林( Kharkhorin),亦即古老蒙古人的首都喀拉昆侖(Karakorum), 以改善此地的對外交通聯系。

蒙古有許多石紀念碑和廢墟分布在它的浩大而干曠的草原上, 這龐大的游牧帝國的歷史可追溯至成吉思汗之前,但几乎所有的地點都未被發掘。

部分紀念碑与碑文被學者們從語言學方面作出研究, 但在挖掘和考古學方面的工作則几乎沒有。

有關比格可汗的文字紀錄方面,主要為他對各次他參予的戰爭、當時的歷史事件、及他對各土耳其游牧民族提出的建議及意見。這些都被收錄在現在土耳其的歷史課本中 。

土耳其國際合作代辦處的策卡雅(Refik Ceinkaya) 說:” 土耳其人民對這些紀念碑非常感興趣, 因為這是歷史上首次發現的用土耳其語言的文字記錄,這對土耳其人民來說是非常, 非常重要的。”

在蒙古還是共產國家時﹐自從蒙古轉為民主體制后,對這些歷史遺跡的研究得以加速進行。土耳其与蒙古已同意在這方面進一步合作。

孟加拉國村民設法防止長尾葉猴(langur)的絕种。

曾經在孟加拉國到處可見的長尾葉猴(langur), 現在屬於瀕臨絕种的動物。目前只有在達卡(Dhaka)郊外和在零星的几個村庄里才能發現葉猴(langur)。

在達卡(Dhaka)西南面大約350 公里的杰索爾(Jessore)區的克夏坡(Keshabpur), 一組村民們正在盡量保護這些動物。

大約一百只長尾葉猴(langur)与大約二千名克夏坡(Keshabpur)村民相安生活在一起。猴子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依靠村民提供食物和住處。

葉猴(langur)們居住在附近,有時實際上居住在這些村民的家里。葉猴(langur)一直是他們生活的重要部分。

葉猴(langur)在當地又稱為哈努曼葉猴(hanuman Langur), 被認為是印度猴神的后裔,哈努曼(Hanuman)是威力及力量之神,他一直保持了獨身生活。

由於葉猴(Langur)作為一直陪伴印度圣人的美譽而提高了它們的神圣位置。

桑塔納-阿迪卡里(Santana Adhikari)說”我們是這個區域的居民。自從我是孩子的時候, 我就在這里看到葉猴(Langur)。許多葉猴(Langur)居住在這里, 當它們沒有食物時, 它們就從我們家里拿食物和水果。有時, 我們給它們食物,來客們也會帶食物給它們。但是它們的食物來源仍然不夠。 “

村子里村民和動物之間的關系令來客們稱奇, 村民們則抱怨葉猴(Langur)為食品需求變得越來越具進攻性 。

店主尼瑪-欠得拉-阿迪卡里(Nimai Chandra Adhkari)說”許多年來, 這里有很多葉猴(Langur)居住在這里。它們得不到足夠的食物, 因此它們進入我們的家和拿走我們的食物,有時甚至從我們的孩子那里奪走食物。 如果一個人拿著一根香蕉或著其它食物, 葉猴(Langur)就會攻擊這個人并且搶走他所拿著的食品。有時, 他們攻擊我的商店帶走餅干。”

但是, 無論猴子如何桀傲不馴, 村民們确保證它們在任何情況下不會被傷害也不會擺脫它們。

實際上政府并沒有提出任何保護和增加葉猴(Langur)群的計划。

雖然克夏坡(Keshabpur)的村民和其它非政府組織一直在提供他們的幫助, 仍然不足以保護垂危的葉猴(Langur)繁殖。

村民們說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助特別是專門幫助葉猴(langur)的項目。國際保護自然資源聯盟(IUCN)孟加拉代表艾紐-尼夏特(Ainun Nishat)博士說因為人類占据了葉猴(langur)的生存環境,它們的數量將更快的減少。

艾紐(Ainun)博士說” 葉猴(langur)和其它猴子過去通常离人類居住地十分近,但是它們的食物來源并不依賴于當地居民。五十年前,差不多在每個村庄的樹林地帶都有葉猴(langur)。這些樹林地帶現在消失了,它們也失去了食物的來源。所以, 我建議兩個解決方法。第一, 我們立刻為現存的葉猴(langur)和其它猴子提供一個幫助設施。為它們的安全提供保護,節余的設施應該放在一些保護森林里,并且,在路旁空置區域以及一些未使用的空置地帶种植,設法种植合适的樹木為這些動物提供更多的食物。 ”

估計在印度有230,000只長尾葉猴(hanuman langur)。

幸運的小獵豹

肯尼亞一個國家公園的一只母豹遭獅子襲擊后,三只幼豹被營救出來,送到首都內羅畢動物孤儿院,受到悉心照顧。

三頭小獵豹加入了有21只其它動物的動物孤儿院。它們一個叫莎朗,一個叫卡拉琳達,另一個還未取名。其中卡拉琳達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找到它們的地方。 這些幼豹是兩周前被發現的。那時它們才兩周大。肯尼亞目前有約1,000頭獵豹。在孤儿院還有另外三頭獵豹。

一位在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工作的名叫阿迪拉-薩依德的獸醫說: “据看林人猜測,母豹也許被獅子吃了,因為附近有七頭獅子。也許逃走后不敢回來找這些幼豹。工作人員發現了這些幼豹,兩天后,覺得這些幼豹已經太虛弱了,就把它們救了出來。隨后它們被空運到這里。這些幼豹當時約二個星期大”。

自從它們來到孤儿院, 幼豹們得到了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獸醫部的格外關照,它們留出了專門的看護人員來照顧幼豹。

獸醫部的總部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擁有獸醫、技術員和動物捕獲員。它們主要致力于維護野生動物种群的健康發展和防止珍稀動物的絕种。它們能夠快速反應去營救野生動物,就象這次營救幼豹一樣。

它們每四個小時給幼豹喂一次牛奶,直到斷奶為止。現在幼豹們的主要食物是肉。

薩依德說:我們開始是用牛奶兌水喂,后來給他們補充蛋黃以便他們能得到一些蛋白質。它們在這年齡長得很快,骨頭增長迅速,因此需要補鈣以增強他們的營養” 。

當它們長到五個月大的時候, 它們已經能互相追逐了。在野外, 獵豹只能活十年,而在動物園, 它們能活16至20 年。

薩依德接著說:”我覺得它們必須留在這儿,因為即使把它們放回到大自然中,它們也很難再适應那里的環境。你看它們那么小,我們把它們撫養大以后,它們非常容易地覺得我們是它們的母親。所以把它們放回大自然是不現實的。 ” 這些格外的呵護會使他們長大后很溫馴,而且它們也沒有机會體驗野外生活的挑戰。

照看他們的工作人員隨時記錄他們的身體狀態以确保他們健康成長。一個名叫高德琺瑞-姆圖庫的工作人員說:”根据我們的記錄, 它們身體很好” 。它們將和其它動物象犀牛、美洲豹等一起,繼續生活在這里。

根据促進國際合作以保護野生物种為目的的國際瀕危動植物貿易大會的記錄,獵豹被歸置在附錄一之下,而附錄一的動物是絕對禁止貿易的瀕臨滅絕的物种。

觀眾朋友﹐這次節目就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大千世界再見﹗(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唐人電視:大千世界(第69期)
新唐人電視:大千世界(第70期)
新唐人電視﹕大千世界 第72期
〖大千世界〗從南瓜實驗談壓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