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工研院成功開發創新奈米粉體量產設備技術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何易霖新竹二十三日電)台灣工研院材料所宣布,旗下負責執行經濟部科技專案的「材料奈米平台技術計劃」,已成功開發出電漿反應器系統及技術,可以低成本、連續式量產高純度、高度分散的奈米氧化物粉體,並能精確控制化學組成、相純度、結構、形狀、大小等。目前正針對技術的相關製程等申請國內外專利中。

材料所表示,透過新技術,目前已成功研製出奈米二氧化錫(平均粒徑20奈米);奈米氧化銅粉體(平均粒徑35奈米);奈米氧化鋁粉體(平均粒徑40奈米);奈米氧化鋅粉體(平均粒徑15奈米);及球狀奈米結構鋰鈷氧粉(LiCoO2)等多種奈米粉體。另外,也成功開發出摻加非金屬元素之高性能、低成本奈米氧化鋅可見光光觸媒。

負責這項技術研發的材料所廖世傑博士表示,奈米技術是當前國內外最引人關注的熱門焦點,2002年奈米技術對全世界GDP的貢獻約為500億美元,橫跨資訊、電信、醫藥、材料等眾多產業,其中以材料佔最大宗(約17% ),而奈米材料中又以奈米粉體應用最廣,市場也較成熟。

廖世傑指出,奈米粉體應用範圍有電子、光電、磁、生醫、藥物、化工、能源、結構等領域,包括化學機械研磨拋光、透明導電鍍膜、磁流體、螢(磷)光、抗(殺)菌、除臭、抗紫外光、藥物輸送、核磁共振顯影對比劑、顏料、光觸媒、車輛用觸媒載體、電池電極材料、抗刮耐磨鍍膜、結構陶瓷、熱噴塗、感測等應用。

在市場價值方面,根據美國 BCC( BusinessCommunication Company)調查顯示,不包括所衍生出的加工及最終產品,僅奈米粉體原料(不包含奈米黏土及奈米碳管)在2002年的產值約為 6.3億美元,其中奈米氧化物粉市占率為63%;預估2005年產值將超過9億美元;而奈米氧化物粉市場占有率也將成長至68%。

材料所表示,奈米粉體製造技術除能創造與生活及生命直接相關的新興產業之外,也能使傳統產業有再生機會,因此市場商機蓬勃。而這次開發出的新式奈米粉體製造技術,將透過授權、合資、共同開發等模式在國內外推廣。(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