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宋美齡與夫人政治

金鐘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訊】 中國現代史上最輝煌的女性宋美齡,活到她的許多同時代人都已謝世的今天,十月二十四日終以一百零六歲的高壽,在紐約曼哈頓寓所告別人間。
  
連日來台港媒體都以特大標題讚美、推崇和悼念這位中國「永遠的第一夫人」,她的一生是「近代中國的縮影」,她的一生是「母儀天下」的範例。毋庸置疑,在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曆史上,沒有第二個女性比她更具有影響力和對中國的存亡進步有更大的貢獻。

在數千年封建傳統的中國,迄今仍是男權為中心的社會(十三億人口的大陸,婦女能頂半邊天,可是在中共高層權力政治局的25名委員中,只有一名女性。)但是,女性在其特定的配偶角色上,卻能在男人的天下,找回各適其式的補償,所謂「夫人政治」,正是中國政治文化中別具一格的景色。
  
宋美齡在這方面,更是揉合了中國傳統與現代化轉型的最優美的典範。她和蔣介石一九二七年的婚姻,被認為是「政治婚姻」,其後在西安事變中,她以大智大勇拯救丈夫於虎口,在生死關頭扭轉歷史進程,贏得舉國敬仰,但是,她畢其一生沒有顯示個人的權力野心,她的參與只是援助夫君,進退得宜,言行有度。她的美國教育背景與優勢則盡情發揮,既彌補了蔣介石外事上的不足,也成就了她在中美親善上無人可以比擬的歷史地位。最膾炙人口的記錄是一九四三年二月,她在美國國會的演說,得到空前的尊榮,為中國抗戰贏取全世界的同情。接著在十一月陪同蔣介石參加開羅中美英首腦會議,她的角色之耀眼,令「三巨頭變成四巨頭」。

作為國共戰爭的失敗者,宋美齡一生愛憎分明,即使在暮年,也毫不含糊地抵禦著中共的統戰攻勢,一九八二年覆廖承志致蔣經國函,勸廖「回頭是岸,幡然來歸」,雖成史話,放眼共產專制的末日景象,也對今日迷共親共者不無警鐘意義。宋美齡的一生是歸依西方文明和價值觀的堅貞不渝的一生。

在緬懷宋美齡之際,我們不能不想到另外兩名在中國百年史上留下戲劇性足跡的女姓:宋慶齡與江青。國父孫中山遺孀宋慶齡執著其左傾理想主義,竟以後半生歲月為毛周暴政利用,鬱悶而終,實在是一個悲劇。宋一九五○年要求加入中共,直到八一年病危時才獲準,可謂傀儡終身。而江青這位夢想做女皇帝的毛夫人,以一名上海灘小明星發跡,狐假虎威,助紂為虐,身敗名裂自殺而亡,為現代「夫人政治」留下最可恥的一頁,也證實毛共政權野蠻荒謬的特質。

今天,中國政治早已超越蔣宋時代,即使大陸也在蛻變之中,但是,無論中國人面臨多少新的挑戰,我們歷史上那些展現優美人性與文化氣質的人物,永遠會以不滅的光芒照亮我們艱難的前進之路,並滋潤千萬人荒漠的心靈。

(原載《開放》雜誌03年11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豐山:公視有責任提升整體電視製作水準
明年電視金鐘 
 增設13獎
孽子稱霸金鐘 將邀資深演員走星光大道
蕭薔將出任金鐘頒獎人 期許自己是下屆受獎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