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 政治熱貿易冷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韓綜合報導/今年﹐從表面上看來﹐中俄經貿往來確實升溫不少﹐有人還斷言中俄今後5年到8年貿易往來將非常緊密。但大陸近期《經濟》雜誌撰文指出﹐事實並非如此。報導指中俄兩國之間是政治熱貿易冷﹐軍品交易佔兩國總貿易很大比重。

* 中國政府積極推動與俄經貿往來

據《經濟》雜誌報導﹐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一位委員說﹐俄羅斯通常認為﹐軍事往來﹐不是單純的我賣你買﹐而是在幫中國。 “他們的想法很直接﹐就是軍品貿易要和民品掛鉤”。這位委員說。這是促使近段中俄官方經貿突然升溫的主要原因。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在推動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意圖上是“非常迫切”的。黑龍江﹑吉林甚至南方各省每年都派大的代表團去俄羅斯攷察市場。

* 企業反應冷淡

但是﹐在政府推動下﹐中國企業被動應付。“北京﹑上海的大企業就很普遍﹐你催一下﹐我就動一下。”業內人士調侃地說。

據《經濟》雜誌報導﹐中俄兩國相互投資水平很低﹐中國在俄共有1400多家含中資的企業﹐總投資為僅1.4億美元。而中國俄羅斯企業約為100家﹐投資額也只有2.2億美元。報導說﹐俄羅斯中高等技術優勢不明顯﹐即便有好的技術﹐俄政府往往要價過高﹐進行重重限制﹐導致中國引進俄羅斯技術不足以大規模產業化。

* 軍品交易佔中很大比重

在中俄總貿易中﹐軍品交易佔很大比重。印度和中國目前是俄國軍火的最大買主﹐近年來均有總額為數十億美元的武器交易。不過俄國對待這兩個大買主的態度卻是厚此薄彼。

2002年江澤民政府在向俄羅斯購買兩艘“現代級”驅逐艦時當了回“冤大頭”。兩艘驅逐艦售價高達14億美元﹐是原價格的一倍。而同時期印度僅花3.3億美元就購買了比“現代級”驅逐艦更先進的護衛艦。

但這並不是首次俄國利用向江澤民出售軍品賺取巨額利潤。江澤民還購買了數艘俄國的退役廢軍艦(平均每艘軍艦數千萬美元)﹐其中一艘被安置在深圳開辦成公園供民眾參觀。

2002年12月18日俄通社軍事評論員的文章說﹕“中國近年來從 俄羅斯獲得了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 “今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極諾夫到遠東地區視察時曾直言不諱地說過﹕‘俄羅斯的國防工業 綜合體﹐只有靠向中國供應軍事裝備來維持生計了。’”

* 江澤民主導親俄政策

學者分析﹐中俄兩國關係“政治熱”緣起于留蘇派江澤民的親俄政策。江澤民六四屠殺後上臺﹐中共政府遭西方民主國家廣泛批評。江澤民企圖以軍品和領土利益換取“聯俄抗美”的大國外交﹐在國際上鞏固自己的地位。十余年來“聯俄抗美”已成泡影﹐中國經濟和領土利益出讓了不少。

1999年12月9-10日﹐江澤民與俄羅斯政府簽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 。海外不少華人指責﹐江澤民以法律條文將中俄世代相爭的百萬平方公里領土拱手讓給俄羅斯﹐出賣了毛澤東﹐鄧小平堅持的中俄領土談判 原則﹐承認了從中華民國到歷屆中共政府都拒絕承認的中俄九項不平等條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際前四十大年輕鉅富 中俄即佔十三名
中國首次開放華北空域  航空公司可自選航線
鮑威爾周六會晤英法中俄外長討論伊拉克問題
港媒指日俄打算聯手遏制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