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特寫】洋溢著陣陣書香與奶香的早餐店

專訪麵包師傅林振緯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祝家琦撰文報道。

記憶中的秧苗與汗水

在台中賣中西式早餐的的老闆林振緯出身於清寒的農家,小時候的他,除了到學校讀書,還得每天下田幫忙農事,由於家裡人丁旺盛,父母有八個孩子要養,林振緯在十七、八歲時,心裡便常想著「怎麼樣幫家裡賺錢,減輕家人的負擔,讓家裡的人不愁吃穿!」

從小就知道要勤儉的林振緯找了麵包師傅學做西點麵包,單純的他心想,會做麵包的話就有東西可以吃,也就不用擔心家人餓肚子了。1973年4月,由於當兵在即,林振緯便結束近四年的學徒生涯,告別了麵包師傅入伍服役。儘管軍中生活單調、重複,但他的心卻常在退伍後自行創業賣麵包的夢想中沸騰著。

兩年的憲兵生涯最終在士林官邸渡過,林振緯說,在蔣中正時代,能當上班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通過智商的考核、反應力的測試,還得具備三代身家清白的家世背景。1975年4月15日,林振緯自軍中退役,身邊帶著一小筆積蓄,準備開啟人生新的扉頁。

由於林振緯具有製作西點麵包的技能,退伍後就利用手邊的現金購買一批做麵包的機器,每當麵包做好以後,就用機器腳踏車,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摩托車送到別人的店裡寄賣。然而,寄賣的麵包就如同寄人籬下的孤子般,得不到主人全心的呵護。林振緯語帶心疼地說,「那樣的做法除了會浪費很多材料,當店裡生意不好的時候,我們又得把賣不完的麵包全部回收丟掉。」

不忍將心血和金錢如此虛擲的林振緯以租店面的方式另起爐灶。雖然這時美味、可口的麵包有了自己的家,但是必須按月支付的房租卻成為夫妻兩人經濟與精神的壓力源。「那時候租店面也不好做,一個月好像很快就到了,總是覺得沒多久就要繳房租,當時生意很清淡,做不太起來,經營半年就虧了十幾萬,想起來都會覺得很心痛。」林振緯說。

「那時想可能是店面不好,所以就搬到水源路,另外租一個店面。」「不久,生意就比較有起色,於是我們夫妻倆就拼了命地做,非常地辛苦,就這樣做了七、八年。」

體力透支導致健康下滑

年輕的林振緯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積極的打拼,努力的賺錢,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和太太的身體都出現了大幅走下坡的問題。常聽人說,人在年輕的時候,是用健康的身體換取金錢,等到年老的時候,再用金錢換取健康的身體。仔細想想,覺得人好矛盾呀!


林振緯表示,雖然房子買了,貸款也還了,但是當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上的問題就接踵而來。他說,「以前二、三十歲在拼的時候不會覺得怎樣,休息一下睡個覺就好了,可是到現在四、五十歲了,什麼問題就都來了!」

當體力不復從前時,林先生才驚訝的發現腰酸、背痛、心絞痛、高血壓等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全都報到,而他的另一半廖美香也沒好日子過,經診斷具有婦女暈眩症、低血壓的毛病。

獲妙書開啟新生活

「2000年的夏天,有個朋友跟我說有一本書很好看,說要介紹給我,我想好呀,因為我想天氣好的時候我可以跟太太、朋友去爬山,如果天氣不好,就可以利用下雨天看書,於是我就去書店買了一本書。」那次是林振緯第一次看到。

林振緯接著聊起他向家人推薦此書的反應,「記得那時我的家人都在客廳看電視,我跟他們說我看的這本書叫做轉法輪,看了之後覺得很奧妙、很超常,要他們也來看一看。」不料,孩子的回答卻讓人傻眼。「記得孩子對我說,爸爸,你看你的書,你不要干擾我們。」林振緯笑道,「後來我就想說好吧,我就看我的書,可是越看越覺得不一樣,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神奇,我就說:來來來,全家都一起來看看這本書,他們說這本書不就是轉法輪三個字嗎,也沒有什麼特別,我說這本書很超常,並不是一般的書。」

由於林振緯的父親自幼即學習畫符、念咒,畢生工作以其為本,林振緯在耳濡目染下,也存有一些特異功能,並對術類的東西略知一二。林先生解釋說,「比如說書裡面有什麼好的、不好的東西我都看得到,但是我覺得這本書不一樣,特別是書中提到祝由科念咒畫符的部分,我覺得師父講的話好像是對我在說。」

「記得我們去煉功的時候,比我們早開始學的人跟我們說,能修煉真的是很有福分、很有緣。」當時因為林振緯對法輪功瞭解有限,對於旁人的說法半信半疑,直覺地想,「他們說的是真的嗎?」這群熱心的修煉人告訴林振緯,只要每天花一點時間通讀轉法輪,天天來煉功,就會有很不一樣的收穫。從那時起,儘管林先生對於有些話還似懂非懂,但是他已經開始把自己當成一個新學員,每天很堅定地去煉功,晚上煉完功回到家以後,除了準備隔天做生意的材料,也會抽時間讀轉法輪。

那時也沒有抱著什麼心理,只是想說去試試看,可是沒想到我太太竟然跟我說,「她的頭不會暈了」,林振緯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當時我的身體也覺得輕飄飄的。

抽煙喝酒不再想

為什麼法輪功會如此吸引林振緯?其中之一是身體上明顯的變化。林振緯說,以前我只要一抽煙,喉嚨就會很痛,一直咳個不停,「記得最長紀錄曾經咳過一個月,聲音都啞掉了,講不出話來,去找醫生打針、吃藥,也弄不好。但是戒掉煙之後就不一樣了。」

他回憶道,「以前我做勞力市場的時候,抽煙屬於我的命根子,喝酒好像是我的三餐。」因此只要冬天一到,林振緯家裡的酒從來沒有缺過,從梅酒、補藥酒到洋酒種類繁多,甚至還養成一早起來如果沒有喝個半杯就會覺得身體不暖和的習慣與心理作用。

林振緯從一個煙酒不離的癮君子轉變為不再喉痛與酒氣薰天的另外一個人,是書上的某些話影響了他。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三一一頁寫著,「你看見哪個佛提著酒罐子?沒有。」也說,「我曾舉這樣一個例子,你看哪個佛、道坐那兒叼個煙捲?哪有那樣的?作為一個修煉的人,你的目標是什麼呢?你不應該把它戒掉嗎?所以我講你要想修煉,你就把它戒掉,它傷害你身體、又是一種慾望,和我們修煉人的要求正好相反。」

當時把菸酒當成心頭一塊肉的林振緯透過對書中內涵有所領會,覺得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心性有高標準要求,除了不再抽煙把自己的肺部弄黑,更不會再因為喝酒讓自己醉醺醺的。」

「喝酒之後,走在街上,意識不夠清楚,都以為自己是老大。」林振緯如此形容貪杯者。

把心放下不計較

告別飄飄然、醉茫茫的生涯後,林振緯也試著以不同的思維方式面對人生。「記得那一天,因為店裡的糖快用完了,又因為我們平常需要什麼貨都是請廠商送來,所以就打電話請對方送材料。可是說也奇怪,什麼時候不下雨,偏偏送貨的時候下起了淅瀝嘩啦的大雨。」

一覺醒來,當林振緯正準備將門邊的貨物搬進家中囤放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驚呆了。「我看到一包五十公斤的砂糖濕答答地從只開了一尺多高的鐵捲門空隙中滾進來之後的景象以及黏在上面的帳單。」

望著一包像糖水的砂糖,以及不斷流動的糖水,林振緯心想這包五十公斤的糖不知道會剩下幾公斤,林振緯說,「當時就想說要打電話請廠商換一包新的,反正錢也還沒付給他們。後來轉念一想,我是真正的煉功人,怎麼可以有這麼心態?」他想,可能這就是李洪志老師給他的第一關考驗吧!

「於是就跟我太太說,一起把糖抬進去吧!那時,我太太跟我說,怎麼可以?那是他們的錯,不是我們的錯啊!我跟太太說,不一定喔!搞不好是老師在考驗我們,看我們怎麼擺正自己跟對方的關係。我跟她說,我們就把心放下,不要去計較這一點點小事情,雖然嘴上說是這麼說,也知道怎麼樣按照老師的法理來要求自己,可是說實在的,當時還真的是有些心不甘、情不願!」

砂糖搬進去之後,因為擔心滴落的糖水會引來螞蟻,林振緯就在底下墊了一些報紙讓他吸水,之後就照平常的時間跟太太一起讀轉法輪,沒再多想那件事。

「可是隔天起床,一件很玄的事情發生了。」林振緯說,「我們早上煮豆漿、奶茶都要用到砂糖,可是讓我們訝異的是昨天那包糖卻乾乾淨淨的,一點也沒有沾濕過的痕跡,真的是什麼也沒有,整包糖乾乾的,我們就想說:「不可能啊?!水跑到哪裡去了?後來一直想,想不出個所以然,後來想說:反正乾了就好了,就直接拿來用了。一直到下午讀法時,才想到是老師在考驗我們,要看我們自己對心性的問題如何擺放。」

糖水事件雖不是偶然,亦非杜撰之事,然因過於玄妙,也得斟酌對象身分來說。由於法輪功的修煉無須潛入深山老林,拋棄人我關係,不但適合各階層的人在所在位置上習煉,更可檢驗出一個人能否在複雜的環境中紮實地面對自己的執著與慾望。

勇於找出自己的問題

修煉,是生活的一部份,並不單獨存在,不會只是處在某個片刻或某個空間的自我要求。因此,如何在平常拉起店門做生意、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時,通過修煉的重重關卡,就成了林振緯必須老實面對的功課!

當店裡客人一多,總有來不及招呼的時候。有的客人只要多等一會兒,就會大聲跟他咆哮,「我來這麼久,你都沒看到,你眼睛瞎了呀!我平常吃什麼,你不是都知道,你還要問我?」儘管已跟客人頻頻道歉,有時就是無法取得對方的諒解,那一刻,對於修煉前經常口出穢言的林振緯是煎熬的,想像中,那飛上喉頭的心火似乎也將奔竄出口。林振緯說,「那天我也快憋不住,後來想是我錯了,我怎麼可以這樣,他是客人,不可以對客人不好,所以就沒有跟他吵。」

不論是面對客人還是家人,林振緯認為,「往內找之後,就會發現是自己的錯,所以發生問題的時候,不要找別人的不是。」林振緯說,無論事情大小、怨不怨他,一旦勇於向自己內心找出矛盾發生的根源時,與人相處就變得簡單多了。

早餐店裡講真相

自從林振緯開始修煉法輪功後,他就一直在想要怎麼樣利用自己的店讓別人知道這門性命雙修的功法。他在店裡提供免費教功、義務教功、不收費、不收禮的訊息,從外面走進店裡,眼光所及的都是講清真相、修煉法輪功與法輪功洪傳的圖片,坐下來吃東西看的是講清真相的錄影帶。」


「很多人並不曉得法輪大法沒有廟、沒有集會場所,他們以為我們有廟或是什麼機構,我跟他們說什麼都沒有,他們覺得很訝異,我們怎麼會願意宣揚?我說,大法好,自己身心得到改善,知道做人的真正目的,所以就想要協助老師來洪傳大法。在我得法開始不久,就在店裡擺放圖片,那時不過才兩、三個禮拜,說真的,我對大法的認識還不是很多,可是很奇怪,隨著不斷地讀轉法輪,我發現客人想要了解的東西跟問題,我都有辦法回答,客人也覺得納悶,以為我學很多年了,所以他們會問我:「你認識法輪大法多久?」我說:「其實我只有兩、三個禮拜。」但是在對方耳朵聽起來,會覺得我好像學了很久很久了。他們心想:真的有那麼好嗎?我說:「確實是有,我跟他說,如果你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到煉功點去看一看,或者是到書店去買一本來通讀,那麼他的好在哪裡,你自然就會知道了。」

也有的客人會問林振緯,大陸不是在打壓,說法輪功不好嗎?是什麼教,你們為什麼還要替他洪傳?

這時林振緯通常都會反問對方,「那你認為呢?你是從媒體上知道的,你就認為他是這樣的嗎?」林振緯說,客人聽到我這麼說他也一時愣住。

林振緯也轉述一段他與客人之間的對話給我聽。

客人說:「電視、報紙看到都是不好的。」

林問:「那些記者有學過法輪功嗎?你有聽過修煉者的心聲嗎?」

客人說:「沒有耶!」

林振緯說:「是呀!因為大家看到的都是直接從大陸那邊拿過來的新聞,並沒有真正去了解真相是什麼,你想想現在不是只有一、兩千人在學,如果不好那還有話講,可是全世界大概有一億多人在學,如果不好,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學?難道大家的頭腦都不正常嗎?」

就這樣,經過林振緯的說明後,很多吃早餐的客人都能夠了解中國大陸少數獨裁者迫害法輪功與製造假新聞的真相,知道法輪功並不是像江澤民集團所說的那樣不好的東西。

親子和諧 夫妻恩愛

「爸爸在修煉以後不會罵人了,什麼事情都自己會做,叫孩子也不會大聲小聲地喊。」林振緯說他的家人曾經這樣形容他。「看到我的臉大家都怕」林振緯說,「在我還沒有修煉以前,我的心性是很壞的,出言都是三字經,搞得全家很緊張,有什麼事情家人也不會跟我討論。」

為了怕孩子被書本太厚看不完的觀念障礙住,林振緯跟他們說,不用看太多,只要看兩、三頁就好了,孩子就點頭說:「好,只看兩、三頁喔!」可是沒想到,他們把書打開之後,都不只看兩、三頁,過沒多久時間,就把整本書看完了。滿面紅光的林振緯笑著對我說,孩子後來問我:「爸爸,這麼好的書,你怎麼不早一點叫我們看?」就在林振緯與廖美香兩人踏上修煉路程不久後,他們的大女兒君蓮、小女兒詠如、大兒子世榮也開始學煉法輪功。

升上四年級,目前還在國立高雄大學讀書的大女兒在沒看書之前,曾經跟父親說:「我們年輕人這麼小,怎麼可能修煉?這應該是你們中老年人的事情!」可現在大女兒君蓮說,「這只是心性上的修煉,不關年紀,是培養自己的心性。」她舉例說,現在人與人相處會有一些不合、意見不一的時候,這時就是一種考驗。

除了化解客人對法輪功的疑慮、拉近親子的距離,如何重建恩愛的夫妻關係也是林振緯跟廖美香所關心的。

「結婚之前,兩個人看起來蠻配的,結婚之後,怎麼好像我講的話,她聽不懂,她講的話,我聽不懂?」林振緯笑說,大概這就是所謂的不為冤家不聚頭吧!

記得那時小孩子還在讀幼稚園,林振緯說,「夫妻倆吵架吵得很凶,吵到拿椅子摔,然後她還拿著刀子,家裡關係搞得很緊張。」爭執過後,仍存有一絲善念的林振緯心想因為自己的大男人主義,把家裡搞得這樣,實在不對。「你一個臉,我一個臉,這樣怎麼可以?」於是林振緯就以退一步海闊天空,少說幾句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製造問題。但林振緯知道,不說話或是少說話並不能真正解決夫妻相處的問題。

學了大法之後,林振緯知道有時問題出在他自己好強的個性,所以總是時時叮嚀自己用真、善、忍三個字面對生活,用良善與節制的態度待人接物、面對妻子,因此當妻子說了一些他覺得不中聽的話時,他也會先告訴自己要忍下來,因為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有問題,是絕對不會對別人的話那樣敏感與動心的。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面對枕邊人的轉變,害羞的廖美香說,「跟小孩子講話比較不會大、小聲,脾氣也變得比較好,我都覺得不太習慣。她望了我一眼後接著說,「對我比較客氣,講話跟以前不太一樣,以前我自己脾氣也不好,也會鬥嘴,講話就你一句、我一句,現在大家講話都很客氣,也不會跟客人講一些生活上是非。」

當寬大的胸懷與關愛取代了尖銳的語言,空氣不再冰凍,而類似全五行上演的惡劣關係也消失於無形,健全的身心讓林振緯夫妻更顯自在與寬容。當夫妻關係重新洗牌後,彼此也更能感受到對方那一抹發自內心的微笑是多麼的平凡與不凡。

現在林振緯的家中除了洋溢著豆奶香、漢堡香外,還有陣陣的書香與整家人脫胎換骨的蓬勃朝氣。林振緯說,只有健康是最真實的。健康的身體讓人擁有清明的思想、平和的心緒,而這種狀態能夠引領我們往自己的心靈深處探去,找到那把開啟修煉之門的鑰匙,在法輪大法中踏上返本歸真的路途。@(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