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報告:窮國人平均壽命大降

標籤:

【大紀元12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施萊因日內瓦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年度報告指出,貧窮國家裡人的平均壽命大幅度降低,在非洲國家尤其如此。世衛組織公布的世界衛生報告說,艾滋病是非洲的頭號殺手。除此之外,其它非傳染性的疾病也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

*艾滋病是頭號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必須採取重大措施來縮小富國與窮國之間在保健方面的差距。世界衛生組織在《世界衛生報告》中指出,今天在日本誕生的女嬰預期可以活到85歲。而一個誕生在塞拉利昂的女嬰預期的壽命卻只有36歲。塞拉利昂是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世衛組織總幹事李鍾鬱說,聯合國制定的希望在2015年前提高發展中國家平均壽命的重要策略並沒有產生效果。李博士說,大量減少嬰兒死亡率以及控制傳染性疾病的計劃正在失敗,因為窮國缺少能讓嬰兒存活的藥物以及其它工具。他說:“以目前發展的速度來看,需要150年,而不是計劃的15年,才能達到將非洲嬰兒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二的目標。艾滋病是造成15歲到59歲這個年齡層的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這種疾病奪走了社會中生產力最強的成員,奪走了孩子們的父母親。”

世界衛生組織說,今年有三百萬人死於艾滋病,大部份在非洲。該組織表示,在發展中國家需要艾滋病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的人當中,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真正獲得了治療。

*非傳染性疾病影響成年人健康

但是報告指出,為了減少早產死亡所做的工作比對抗艾滋病及嬰兒死亡率的工作要多。報告指出,全球十大健康危機中有五項是慢性病,它們是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喝酒、以及肥胖症。

報告中提到,發展中國家十個死亡嬰兒中,有七個死於傳染性疾病,例如呼吸系統感染、胃腸疾病以及瘧疾。但是《世界衛生報告》的主編比格爾霍說,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超越傳染性疾病成為全世界成年人的最主要死因。他說:“今年世界上將有5千7百萬人死亡。其中3千2百萬人的死亡,也就是百分之六十的死亡是由於非傳染性疾病或慢性病。在這3百20萬人當中,有1千6百萬人會死於心臟病或中風。在5歲之前就死亡的兒童是1千萬人。”

比格爾霍說,非傳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與身體殘障在發展中國家持續成長,但是在發達國家裡,對年長者的醫療照顧比較好,這類疾病已經減少。《世界衛生報告》指出,較好的兒童保健照顧使較富有的國家平均壽命不斷延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醫療界準備應對薩斯復發
台灣證實SARS新病例 亞洲提高警覺
世衛官員指台灣SARS病例為孤立個案
世衛稱亞洲SARS實驗室管理鬆散令人憂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