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口岸檢疫鬆懈 需正確使用紅外線探熱

人氣 31
標籤:

【大紀元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道/自從入冬後台灣出現首宗薩斯個案後,港人對薩斯的警覺最度提高,最近廣華醫院進行了一次全球首個人體前額溫度正常值及量度方法研究,結果發現手提式紅外線探熱器與前額距離不應超過十厘米,否則會出現誤差,以至無法準確探測所有發燒個案。有本地媒體報道,指深圳口岸檢疫措施鬆懈。報道指特區政府必須重視廣華醫院以上的研究報告,正確使用紅外線探熱器以及提高入境處職員的警覺,以防止薩斯「自由行」進入香港。

廣華醫院在今年的六至八月期間,招募了一千名該院職員及訪客作為研究對象,男女各一半,研究對象必需在過去一周沒有發燒、感冒、感染、服食退燒藥及打針,醫院利用手提式紅外線探熱器替受訪者量度前額溫度。結果發現正常前額溫度介乎廿九點二五度至三十六點三七度,平均是三十三點三一度,以標準偏差一點一八度計算,正常前額溫度是三十點三二至三十六點三度之間,只有百分之零點五的受訪者前額溫度超出正常範圍,此類人可再用耳探或口探確定體溫。

量度距離影響準確性

研究又發現,手提式紅外線探熱器離前額距離越遠,探測的範圍越大,誤差越大。當探熱器與前額距離五至十厘米,探出的溫度相同,但當距離達十七點五厘米時,探出的溫度較正常低零點五一度;若距離二十五厘米,探出的溫度較正常低三點八度,不能準確地篩選出有發燒徵狀病人。

除了應該保持適當距離外,使用手提式紅外線探熱器量度前額溫度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包括先測試儀器的準確性、前額不可被頭髮或頭巾等東西遮蓋、量度溫度時應在室內,以免被外界氣溫影響等。報告現時已經交予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及衛生署參考。

口岸檢疫防沙士肆虐

中港實施二十四小時通關,又有「自由行」,口岸檢疫成了控制薩斯的重要一環,衛生署在出入境各口岸已裝設不同種類的體溫檢查儀器,在羅湖、落馬洲、文錦渡、沙頭角、中港碼頭及港澳碼頭一共裝設了三百二十八部懸掛式紅外線體溫檢測儀及手提式紅外線體溫檢測儀,量度旅客前額溫度。

旅客在出入境櫃台辦理手續時,會用懸掛式的儀器量度;貨車或私家車司機及乘客從陸路口岸入境,便會以手提式儀器量度。該署參考了多個研究報告及實際工作經驗,將儀器指標定於攝氏三十五點五度。

深圳口岸檢疫鬆懈

本來關口有多部體溫檢查儀器過漏旅客,若操作正確,應令市民放心薩斯不會「放肆」到處亂跑,不過,據《東方日報》報道指出,發現深圳口岸的檢疫措施仍然鬆懈。在深圳口岸每個入境櫃位的地面黃線前,有一雙提示量度體溫正確位置的「腳印貼紙」,旅客站到腳印上面,懸掛式的檢測儀就會自動照射旅客,量度體溫。但記者看到的實際情況是,許多旅客並未站到腳印上面,亦一樣過關。尤有甚者,是黃線前的一些「腳印貼紙」脫落了,竟然亦沒有人理會。

報道又指「特區政府必須重視廣華醫院這項研究報告,責成各口岸的入境處職員提高警覺,確保旅客過境探熱時,是站在正確位置上,與探熱器保持恰當的距離。否則,正在發燒的旅客就可以隨時輕易過境,薩斯病毒亦有可能闖關成功。特區政府亦應該與深圳口岸交涉,要求深圳重視對過境旅客的探熱工作。」

另外,特區政府對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體溫標準。旅客經陸路口岸入境,儀器指標定於攝氏三十五點五度。而機場環境較清涼,儀器指標定於攝氏三十五度,若旅客體溫超過以上兩個指標時,會被要求用耳探及水銀探熱針再量度,若超過三十七點五度,就會進一步跟進。

至於學校方面,教統局發出的指引為三至十歲學童採用耳窩探熱,若超出攝氏卅七點八度則不應上學,十一歲以上學童的標準溫度則較低,不可以超過卅七點六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馬丁接任加總理  新內閣名單出爐
衛生專家為中國境內AIDS憂心
美國流感監視系統簡介
全球醫療界準備應對薩斯復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