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溫打造親民形象 面臨信訪洪峰非常考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訊】據中國官方資料顯示,僅從今年7月1日到8月20日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到中紀委門前上訪的人員達1萬多人次,平均每天達100多人,創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新高。上訪的民眾,大多數都揣著對胡錦濤「執政為民」的希望執著上訪。有專家認為,今年洶湧的信訪浪潮,對於新一屆領導人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也蘊藏著推進政治改革的巨大機遇。

* 2003中國遭遇信訪洪峰

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11月在接受新華社《半月談》採訪時,公開承認”今年以來,群眾信訪總量仍呈現上升趨勢”。周占順特別指出,近期以來,群眾集體訪、重複訪和群眾赴京訪上升幅度大,人數多、規模大、持續時間長、行為激烈,在一些地方和行業引起連鎖反應,嚴重影響首都北京和局部地區的社會穩定。

據瞭望東方週刊報道,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訪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1日到11月26日為止,共收到上訪信件52852封,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五分之一;其中新信33369封,重信19483。在同一時間段,來全國人大信訪接待室上訪總件數為17063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三分之一。

另據官方人士披露,第一季度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縣以上三級黨政機關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5%。其中接待群眾集體訪批次、人次,同比分別上升9.9%和5.1%。第二季度,受非典疫情影響,各地信訪量有所下降。但隨著非典疫情的解除,各地信訪量又迅速回升。6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北京「雙解除」)至9月30日,國家信訪局接待群眾來訪批次、人次,同比分別上升67.3%和58.4%。其他地區群眾來訪特別是群眾集體訪上升趨勢也很明顯。

* 上訪者對胡溫親民作風抱以熱望

不少人認為,胡錦濤、溫家寶等領導人在處理非典疫情期間,所展示的親民形象和新政作風,提升了全國民眾對於改革的寄望和政治預期。

許多接受《瞭望東方》採訪的上訪者,無論是滿頭銀髮被北風肆意吹刮的老者,還是面容焦暗、衣裳襤褸的婦女,竟然大都能複述出胡錦濤有關”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群眾利益無小事”等的講話。有上訪者甚至從口袋裡掏出皺巴巴的報紙,向記者朗讀胡錦濤的”七一”講話:”實現人民的願望、滿足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些讓我們心裡聽著暖呼呼的。」他們說,目光看上去迷茫而又執著。

* 地方政府陽奉陰違

中南海傳出的信息令上訪者心中升騰起熱望,但是實際情況卻叫人無論如何也樂觀不起來。

在上訪大軍中,北京市民葉國強和福建人張理積是醒目的兩位。他們在多次上訪無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都選擇以在天安門廣場自殺的方式,希望引起各界的關注。結果,兩人分別被判處2年和6年的有期徒刑。當局稱他們「蓄意在天安門製造事端」,「尋釁滋事」。

近幾年來,上訪群眾被以擾亂社會秩序罪判刑的案例,已發生過多起,例如,去年10月11日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法院,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判處上屯鎮張清寨村5位上訪村民2年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一些地方官員長期習慣以打壓的方式對待上訪者,有的地方甚至打出”嚴厲打擊越級上訪”的標語。浙江縉雲縣新碧鎮下小溪村農民方衛強和他的同鄉們因不滿縣政府將4000畝良田徵用為工業開發區用地而進京上訪。他們取得國土資源部等要求取消征地令的批示後,當地征地行為不僅沒有停止,反而加快推進。11月24日,來自好幾個村的1000多位村民與600多名武警、聯防隊員、民兵和幹部發生了 衝突。之後,方衛強被安上”聚眾鬧事”的罪名,遭到搜捕,他逃到了北京,並繼續上訪。但是他的從未參加過上訪活動的父親卻被當地派出所作為人質關押起來。縣公安局為了早日抓到他,成立了專案組,並宣稱”遲早要弄死他”。

與龐大的群眾信訪量相比,信訪立案數只是一個相當小的數字,其概率被認為與彩票中獎率差不多。分析人士認為,信訪制度,作為中國最基本的民意表達制度,在歷史上發揮過一定的作用。現在湧現的信訪高潮表明,這一民意管道堵塞程度嚴重。

* 專家警告:中國將再次進入社會不穩定時期

來自中共中央黨校等權威單位的調查表明,黨內中高級幹部一致認為,目前是中國腐敗十分嚴重的時期。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訪局局長狄濟洪對《瞭望東方》表示,一些群眾越級集體上訪遲遲得不到解決的背後,往往存在著腐敗問題。來自官方的數據還表明,近幾年來中國城鎮居民正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近年來對自身狀況不滿意的城鎮人口比例在22%-45%之間,其中非常不滿意者比例為7%-8%,大約在3200萬-3600萬人之間。

國情專家胡鞍鋼等人早在1999年就發出嚴重警告,稱中國將再次進入社會不穩定時期,其突出表現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經濟結構調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下崗洪水”和”失業洪水”;世界上最顯著的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世界上基尼係數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世界最大範圍的生態環境破壞。

胡鞍鋼在他的國情報告中說,最近六七年的改革開放已越來越像一場”零和博弈”:在少數人暴富的同時,一些社會群體第一次變成了絕對意義上的”輸家”。

分析人士認為,今天的上訪潮,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多年來中國社會系統性和結構性矛盾的積累。在GDP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社會不穩定因素的積累和擴散。專家們認為,今天洶湧的信訪浪潮,對於新的領導人來說,是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蘊藏著推進政治改革的巨大機遇。他們呼籲新的領導人尋求推進社會民主和法治的策略,從長效上建立起紓緩社會矛盾的通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我頭一次體驗到了祥和的心境
戴隆中:大逮捕所為何來?
香港公民沈婷在大陸上訪的遭遇
中國信訪局長承認八成上訪民眾有道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