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英達老底:近視眼使他差點進不了演藝圈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3日訊】英壯口述:我和英達是同一個爺爺的叔伯兄弟,他比我大四歲,是從我記事起第一個知道的親戚。那時候他的父母因為“文革”被捉了起來,家里又沒有別的親戚在北京,所以他就被送來我們家,可以說我們是從小一塊長大的。

  他和中學同學姜文打賭一定能考上大學

  小時候的英達有三件事讓我印象很深,一是他會畫畫,我感覺畫得特別好,這讓小時候的我覺得非常神奇;還有一個是喜歡雕塑,兜里老揣著橡皮泥,隨手一捏就能捏出好多栩栩如生的動物或者人物;第三就是他上小學的時候字寫得特別好。這些都是他的优點。當然缺點他也有啊,他小的時候特別調皮,老師老找家長。

  他的身邊有一群朋友,有在少年宮學畫畫認識的,還有上中學的同學,很多到現在還有聯系,當時他們老聚在一起,給我的印象就是不學習。不學習干什么呢?談藝術,當然那時我不太懂,比如說戲劇、表演。尤其是姜文,他們是中學同學,小時候就有這萌芽了,听說他們在學校還排戲,這就更讓我覺得奇怪了。他上高中后這些活動就慢慢的減少了。猛然到了1979年他高三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說英達要正式收山,不胡鬧胡玩了,要學習,要考大學了。對于這件事我們表示非常吃惊甚至怀疑,因為他平時并不學習,他和姜文等同學打賭一定會考上大學,都沒人相信。可是這時候英達很長時間沒露面,說是躲起來用功,我們都覺得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啊?就這樣他竟然在1979年的時候考上了北大。

  高中的時候他就寫了小說

  大概他剛上高中的時候開始寫小說,我特別惊奇他愛好文藝到這种程度。那時我已經上初中了,有次去他家,他拿出他寫的小說讓我看,我很奇怪:“小說?你怎么自己寫小說呢?”一看都是用手寫的,內容簡直不可思議,寫的是香港的事情。當時在我們幼稚的印象里香港還是水深火熱的資本主義社會,什么都是罪惡的,香港人過著一种糜爛的生活,花天酒地,傳統灌輸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他寫了這么一個小說,還是描寫暴力的———搶銀行,不知道他哪儿听來的這些東西,我看完之后都傻了,很震惊。

  再大一點的時候他顯得非常成熟了,開始逐漸地愛好戲劇了。從他父親英若誠逐漸恢复演戲開始,英達也把重心轉移到戲劇上來了。英達是受了家庭的影響,一開始很懼怕這個藝術的,他的父母都是因為這個被抓進監獄的,雖然英達自己本身有一种很強烈的表現欲望,但來自家庭和心理上的懼怕迫使他只能壓抑著,他父母也勸他千万別沾這個,但他后來認為藝術已經被社會和人民承認了,以后還要搞話劇、電影,甚至要拍電視劇,這行有一個很廣闊的前景,我認為他就是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后開始轉移重心的。當時他老跟我談藝術,我不是很懂,印象非常深的就是他和我說不管我現在干什么,考不考得上大學,上了大學學什么,將來我都要干這個。我覺得不可思議,不理解。

  近視眼使他差點進不了演藝圈

  他上了大學以后在學校比較風云,搞學生劇社,徹底地轉向了戲劇,學業等于成了兼顧。這在我上大學之前就已經听說了,等他上了大四的時候,我也考進了北大,終于眼見為實了。三四十個戲劇愛好者,熱血青年,有很多都是比他大的,推舉他做社長,因為他本身家庭的影響再加上他自學了很多導、表演方面的知識,于是真刀真槍地干上了。我當時是抱著好好學習將來能搞科學研究甚至出國深造的心態上的大學,雖然也有戲劇的愛好,可是從來沒想過要搞這個,覺得不現實、不可能,這屬于歪門邪道,真正好學習的人都學理科,“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覺得自己學物理的特牛,你這個不成。但是他很策略地把我拉進劇社去了,這一拉激發了我身上很原始的一些東西,一發不可收拾。

  在這之間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插曲,一個是他在畢業之前就已經很堅定地要走這條路,因為當時已經二十多歲了,准備要考戲劇學院的研究生。他准備考導演,買了很多這方面的中外書籍,融會貫通并且運用到我們劇社的實踐當中,我們都覺得他干這個太合适了。

  戲劇學院的招生很嚴格,導演系要求考生不能是近視眼,我們全家可能是家族遺傳,全是近視眼,這個對他來說成為很大的打擊。因為考研究生除了近視眼其他對他來說應該是沒問題的,他想通過考中戲來當做他進演藝圈的跳板。進這一行很困難,他又不想通過家族的關系,要靠自己,這一點他從小就很明确。可是這件事讓他有點心灰意冷,就去教書了,關于近視眼的事情使他差一點放棄了藝術,如果那樣中國也就少了一位喜劇導演和演員。教書兩年以后,有了出國這么一個机遇,國外對眼睛沒有特別的要求,他就去了美國密蘇里大學學習導、表演。

  我被英達逼成藝術家

  關于我和他一起合作這個理念的灌輸是從我初中的時候開始,他自己當然要搞,而我也必須要和他一起搞,甚至是一种強迫性的。我小時候特別不理解為什么,為什么我也要搞這個。他說:“据我對你的了解你干別的都不成,就得干這個,別看你現在學習這么好,你的定位不在這儿。”他甚至明确地指出我要出人頭地就得搞表演,他當時有句話老挂在嘴邊,現在有時也經常講:“我身邊有兩個人,我認為他們非常适合表演,一個叫姜文,一個就是英壯。”他認為我得等時机,也就是等到他出人頭地的那一天,他在演藝圈有了地位以后,甭管我在干什么,直接拿過來一塊干,他來培養我,明确地是開后門。

  在等他時机成熟的一段時間,我從做學問轉為經商,但我們家人好像都沒有經商頭腦,我的生意做得也不好。到1992年的時候,他開始獨立執導《我愛我家》,就叫我去了,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去雖然沒問題,但由于我和他的這种關系,未免有“拔苗助長”的嫌疑,他怕周圍的一些議論會影響我以后的表演情緒。因為我以前寫過東西,所以先從寫劇本開始,做幕后工作。在《我愛我家》中我擔任的就是編劇的工作,我寫的東西受到大家的歡迎對我來說就有了很大的自信。

  從這部戲開始,他讓我逐漸的參加演出,我在前后兩部戲里演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醫生角色,這兩個角色基本上都是他幫我設計的,事實證明播出后确實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走在街上居然有人認出我來了,這讓我很惊奇。所以我有很多机會都是英達給的,他連拉帶拽地對我進行培養。因為他這個人就是:他認為是這樣的事情。

  他這個人比較寬容,作為一個導演他認為每個演員都有他的閃光點,不要一棍子打死。他主要的特點就是樂觀,是一种人生態度,就是換一种角度來看事物,從喜劇的角度、樂觀的角度看為多。生活中煩心的事很多,他就用一种積極的方式,能帶動、感染周圍的很多人,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當然排戲的時候他有時候脾气也挺大,要擺出一個領導的架子,要不人家看導演都不急我們急什么。平時他的脾气是很好的,很隨和,很容易接近,越是普通的人,越容易接近。跟誰都開玩笑,怎么開玩笑都不急,他有個理念就是在歡樂中拍戲。最高興的是在玩的時間中就把事情解決了,所以我們很多時候談重要的事都是在飯桌上,事情可能比較嚴肅重要,但气氛很輕松,吃吃喝喝歡聲笑語中就解決了問題,對于我們來講開會已經成了吃飯的代名詞了。

  我們倆曾經隔一天去“錢柜”吼一嗓子

  我們倆共同的愛好就是吃,愛吃肉,還有就是唱歌,經常去吼兩嗓子。英達唱歌唱得是不錯,聲音洪亮音很准,剛開始唱卡拉OK的時候英達很為自己的歌唱水平得意,加上旁邊一些人的吹捧英達有點暈。但是我很快發現了他唱歌的致命不足,以至于我對他的批判使他一度不敢去唱歌。這個不足就是他不管唱什么歌,從F4到羅大佑,從臧天朔到童安格都是一個味儿,一听就是英達唱的。他唱卡拉OK從革命歌曲到《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從《廣島之戀》到《有多少愛可以從來》都愛唱,就是缺乏感情,原因就是他唱歌不善于模仿。我認為唱卡拉OK最重要的不是音准而是誰模仿歌手最像,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是大大超過英達的。我們倆唱歌瘋狂的時候隔一天去一次“錢柜”,以至“錢柜”的服務員以為英達在這里有股份呢。英達最后在我的打擊下不太敢唱特色鮮明歌手的歌了,比如臧天朔、張宇。

  出了名的馬大哈

  他這個人整體來講比較馬虎。當然是指日常生活當中,出了名儿的馬虎,前兩天拍戲還有件有意思的事。那天天气很冷,他看見一個來采訪的女記者穿得少,就把車鑰匙給人家讓她去車上拿他的大衣披上。這本來是件好事儿,可是拍到深夜,他想喝水,讓別人幫他去車上拿水,車鑰匙找不到了,一想剛才給記者了,就找人家要,那個女記者說早就給他了,他說沒有啊,有這事儿嘛,我怎么沒印象啊,把那個女記者急得快哭了,一個勁儿說是給了。于是,英達命令全劇組停机找鑰匙,大家都趴在地上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后來人家就問他會不會還在身上,他很肯定自己已經摸過很多遍了兜里都沒有,又有人說看看兜是不是漏的,他這才仔細一看,原來真的有一個兜是漏的,鑰匙掉到衣角了,可不找不著嘛。生活中這种事情太多了,丟的東西也很多。我爸有一句名言:什么東西,或者有什么轉交的東西,千万別給英達,要不就丟了,要不就他忘了還不承認。

  還有他這人答應的事情老不辦,當然也因為他太忙。比如他和你約好明天上劇組來,到了第二天時間差不多了,打個電話一問,說過不來了,還給你講理由,第一、第二的,攬的事太多,分不出身來。

  他這個人還好辯論,對于一些結論不是很明确的問題,他經常拉開架勢展開辯論,基本都是他取得胜利。當然可能大多時候遇到的都是他知道的事情,因為他了解的也比較多,比如他老說我們大學的時候我學物理,他學心理,一個唯物一個唯心。可是現在他反而更加關心物理方面的事情了,看了很多的書,最新的物理方面的知識知道的不比我少;我是更注重心理方面了,他以前搞心理研究,我主要看心理治療,關于心理學的臨床治療方面我已經超過他了,這也可能是我們互相影響的原因。他的這种性格,再加上知識面比較廣,很容易有撞到強項的時候,這一撞上就沒完了,一定要辯論。

  英達反訴

  作為我的弟弟,英壯揭了我不少的底。他夸我聰明、從小就寫小說基本事實清楚,不過他那時還不知道什么是藝術。

  可以不客气地講,英壯如今在演藝事業上的成功肯定會高于他在物理上的造詣,如果他至今還在搞學問最多我國只會多一個近視眼,不會多一個物理科學家。

  英壯在表演上的天賦將越來越顯著的,比如他在歌廳即興模仿秀的表現一點都不低于《歡樂總動員》的那些模仿秀。但因為英壯對于歌曲的理解還停留在模仿的境界,而我已經不屑于重复,這點英壯還沒有悟明白。 (據中華网報道)(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瑞都案 李明哲湊足交保金離開看守所
范冰冰晒半山豪宅 櫃中飲品顯示她已移居香港
演員杜旭東被爆為電詐拍廣告 涉案金額上億元
《慶餘年2》爆紅 張若昀唐藝昕愛情秘辛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