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救援組織憂心伊拉克開戰將造成人道悲劇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台北十一日電)瑞士政府在上個週末邀請包括聯合國、國際人道組織及可能提供經濟援助的國家代表會商,希望擬就一項戰後伊拉克難民的援助計劃。不過,這項努力並沒有得到一些根本反對在目前情況下對伊拉克動武的國家代表的支持。

根據瑞士媒體的報導,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未出爐而對伊開戰合理性仍有疑義之際,一些應該會提供經濟援助給難民的國家,基於反戰的立場,可不願意在這個當兒透露出他們也認為戰爭已不可免的信息。雖然國際人道組織大聲疾呼:由巴爾幹半島及阿富汗的痛苦經驗可以預見,如何安置難民應該是發動戰爭之前的重要考慮。然而,國際上對於這個問題顯然還沒有週延的準備。

聯合國難民總署的官員亞諾夫斯基最近接受瑞士媒體訪問談到可能產生的難民問題,他很無奈的表示:「有太多的風險及問題是無法問答的。在媒體訪問時總是以不知道作答,當然不好。不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這是我唯一的答案。」

  根據聯合國方面的預估,計劃、組織和執行起碼的救援行動需要一億兩千萬美元。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承諾出錢。

瑞士的國際合作開發總署的官員福斯特指出,雖然有些國家曾政策性的宣示在必要時會提供援助,卻並無行動;也許這些國家認為,如果現在就承諾提供人道援助,等於承認對伊拉克開戰的情勢已經不可挽回。他希望這些國家能以買保險的心態–不希望事情發生,卻仍能未雨綢繆–來幫助後援組織先做好準備的工作。

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結束之後,國際救援組織原本估計需要援手的難民大約會有四十萬人,結果卻是預估人數的五倍。聯合國就目前的情勢估計,如果波斯灣陷入戰火,難民人數至少會有六十萬。事實上,這項估計比起其他國際救援組織的估計保守許多。

曾經擔任聯合國對伊拉克援助工作協調人的馮史卜內克指出,伊拉克遭受聯合國禁運制裁十二年,人民已經長期承受物資不足的困境。他表示,伊拉克的兩千三百萬人民有百分之六十是靠著政府的配給生活。這些人民每個月到政府在全國設立的四萬六千個配給站領取生活補給;如果戰爭摧毀了這個配給系統,人民的生活立即陷入絕境。」

鄰近伊拉克的科威特最憂心大批難民潮會湧入這個土地面積只有一萬七千八百一十八平方公里的小王國。科威特政府已經表示不會容許鄰近國家的難民入境。國際救援組織只能在其國境外的邊境緩衝區安置難民。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也宣佈,雖然願意協助安置十萬名難民,卻必須安置在其國境之外。

可預期的難民問題是歐洲反戰國家堅持不放棄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的重要理由。南斯拉夫分崩離析之後的種種後遺症殷鑒不遠。就一個永久中立國的立場看這項問題,瑞士「新蘇黎士報」的社論就指出,如果旨在推翻海珊獨裁政權的軍事行動造成了無辜百姓的流離失所,又不能平息中東地區長久以來的對峙局面,「伊拉克戰爭到底是製造問題還是解?font color=#ffffff>(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以總理高級顧問:以國接受拜登的加沙計劃
澤連斯基指責中共阻擋他國參加和平峰會
澳洲副總理:中共的行為令澳存在安全憂慮
南海問題上交鋒 菲律賓總統懟中共少將戰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