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組織參與伊拉克人道救援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永泰台北4月15日報導) 伊拉克戰爭接近尾聲,就在各國關注伊拉克的重建時,台灣向伊拉克民眾的人道救援活動已準備就緒。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台灣政府向伊拉克捐出了相當於30多萬美元的白米。但是民間許多非政府組織紛紛響應台灣外交部的號召,一起參加了援助伊拉克民眾的人道救援服務工作。

台灣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是特別為殘疾人服務的社會團體。伊甸發言人翁玉玲說:“我們已經做了5年所謂的‘愛無國界’的工作, 送輪椅到一些落後的國家,或者送給一些被地雷傷害身體的朋友。今年3月到5月是我們愛無國界系列活動, 剛好伊拉克戰爭開始,看到很多當地居民受傷,所以他們不管需要醫療器材或是復健器材,都是需要相當多的,剛好伊甸有這樣的活動,因為外交部有邀請我們伊甸一起去開會了解,同時還邀請了世界展望會、基督教女青年會等16個團體,一起呼籲來聯合援助伊拉克勸募活動。”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目標,是捐給伊拉克人500台輪椅以及毯子、衣服、牛奶等物資。

*外交部出面召集*

這次向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救援是由台灣外交部主動召集的。台灣外交部的非政府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呂慶龍說,台灣的非政府組織非常熱心參與救援行動。曾經擔任台灣外交部駐外大使的呂慶龍先生說:“台灣國內非政府組織不斷釋放活力,這也是因為經濟發展,社會開放,還有與國際互動帶出來的自然現象。開戰前一天外交部主動召集關於人道方面的協調會議,有10個非政府組織參加,28號第2次會議有22個非政府組織團體參加,當然包括回教團體在內。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伊拉克戰爭發生期間,和戰後人道援助方面台灣能為伊拉克作出什麼貢獻或者參與。”

呂慶龍說,這次雖然是由外交部出面召集,但是並不是出於外交動機;外交部只是為沒有運送救援物資的那些非政府組織聯絡運送物資的事宜,其他的勸募活動和行政工作全部是由參與救援的各個團體自行負責的,外交部沒有進行過任何干預。

*讓國際非政府組織了解台灣*

呂慶龍說,台灣社會非常自由開放,如果想要強制讓民眾捐獻,或者要求民間團體聽從政府的命令行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自動自發的救援行動才能真正反應台灣人民的愛心, 同時通過國際救援的方式對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也有好處。呂慶龍說:“行政部門和民間大家密切合作,把台灣的愛心展現出去。還有一點就是我們希望經由這次活動能讓國內非政府組織實際參與,尤其是分送這方面的工作,大家結合共同的力量,外交部只是出面提供行政方面的協助,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機制,我們希望國內非政府組織可以與國際的非政府組織接軌,可以互動包括參與,讓國際非政府組織知道台灣的非政府組織,提升台灣非政府組織的水準。”

目前許多台灣民眾認捐給各個非政府組織的救援物資存放在外交部租來的倉庫。 除了台灣佛教團體慈濟功德會有自己的救援物資全球運輸系統之外,其他非政府組織募集到的物資都必須借由外交部安排運輸到伊拉克。分送物資的工作則將通過其他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協助分發到需要幫助的伊拉克民眾手中。第一批救援物資預定在本月下旬開始運送到伊拉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王后區植物園籌款晚宴 黃百齡獲「玫瑰之夜獎」
研究過上千例瀕死體驗 美前牧師談死後世界
認清中共真面目 六四下一代站出來反共
曼哈頓時代廣場刺傷女遊客 六旬男嫌遭起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