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為董建華及特區政府帶來政治壓力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4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不但衝擊香港經濟,也為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董建華帶來政治壓力。一向批評董建華最為激烈的一、兩份中文報章,近日就利用事件挑起「倒董」風潮。

SARS於上月中爆發後,社會上對於政府官員的表現早有微言,少數報章也趁機責罵政府做事緩慢,未能有效遏制疫情。但稍後社會上卻出現另一股「同舟共濟」的輿情,呼籲民眾協助政府共度時艱;六大電子媒體甚至破天荒攜手合作,十九日連續三十六個小時播放支持政府遏制SARS的特別節目。這股輿論明顯壓制了那些微言,「東風壓倒西風」。

但期間少數報章還是以固有姿態批評政府處事緩慢,不夠果斷。而中共中央於二十日公布撤銷北京市長孟學農和衛生部長張文康的黨職,更令它們趁機營造「倒董」風潮。一份中文報章於二十二日就藉著民調的數據,刊登了一篇題為「54.7%受訪者認為董建華應該下台」的報導,令坊間議論紛紛。

翌日,各大中英報章跟進報導。部份報章認為,無論是否有人刻意挑起「倒董」風潮,坊間不滿董建華的聲音確實龐大。他們所以不滿,歸根究底還是經濟問題。因為香港於一九九八年受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以來,經濟至今沒有好轉;期間房地產價格起碼暴跌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令不少港人在此之前以高價購買的房屋頓成為負資產,怨恨不已。

儘管董建華和其他政府官員一再解釋經濟惡化是由亞洲金融風暴所引起的,但不少市民和輿論卻認定是政府的政策所致。他們特別針對董建華於九七年上任不久後計劃實施的每年推出八萬五千個房屋單位的措施(俗稱「八萬五」計劃),認為這是拖垮樓市的罪魁禍首,並未理會政府和業者提出樓價因泡沫化而爆破的解釋。

經濟不好,失業率惡化,負資產人數增加,再加上其他政治因素,早已令市民對政府怨恨不已,董建華作為特區政府之首,自然成為發洩的對象。根據香港大學的民意網站,目前董建華的評分已下跌至只有百分之四十一點三分的歷史低水平(評分為零至一百分)。

有人認為,在上述氛圍下,報章趁機利用SARS事件挑起「倒董」輿情,既符合讀者的反政府心態,也可以增加銷量,對報章本身有百利而無一害。

也有人指出,目前坊間出現的「倒董」風潮,相信只是個別報章為滿足民眾不滿情緒的一時表現,儘管對特區政府和董建華構成壓力,但仍未帶來真正危機。經濟日報二十三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就指出,雖然這次「倒董」行動獲得不少附和,但相信並未真正成勢,主因是市民不希望在SARS疫情未過之際,又要面對政治上的風險。

該報另一篇報導更透露,這次導致孟學農和張永康丟官,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十二日在深圳聽取董建華彙報香港SARS情況後、覺得兩人有隱瞞疫情而做出的決定。

報導明確提出,「要倒董,北京的態度是關鍵」。

對於有人此時提出「倒董」風潮,香港區人大代表李鵬飛甚至強調,「港人若推算中央也會追究特區行政長官,那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董建華的情況,不能與孟學農和張永康相提並論。

綜合各種輿論的看法,目前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坊間存在一股不滿董建華和特區政府的情緒,在民情可用的情況下,難免演變為「倒董」風潮。但事實是,目前北京高層才是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掌舵者,它對董建華和香港問題的看法,恐怕才是關鍵所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永強指每天都有向行政長官匯報SARS情況
港府擬設立檢疫隔離中心隔離SARS患者
香港SARS蔓延個案轉趨穩定
香港七政黨致函特首對抗SARS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