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能治病亦帶來致病環境

新聞週刊:人類已進入「傳染病的新時代」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8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二十七日專電)最新一期的新聞週刊檢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給人類的教訓,說科技進步和全球化雖然增進了人類的治病能力,卻同時帶來疾病更容易傳染、也更致命的環境。

新聞週刊指出,一九七0年代中期以來,地球上出現了大約三十種新的疾病,造成數千萬人死亡,被人遺忘的瘟疫經常復發,因此「醫藥研究所 (Institute of Medicine)」警告,「傳染病將持續出現」,自滿、不採取行動,都可能導致大災難。

新聞週刊說,大多數疾病是由人類從動物身上感染開始,而這樣的接觸純粹是機緣,甚至是天氣所造成,要降低諸如SARS或感冒病毒的危險,長期策略必須包括將全世界的農場現代化、改善基本醫療、多囤積疫苗及抗病毒藥。

新聞週刊指出,科學研究讓大家了解傳染病的生態環境,這可能會鼓舞人類對土地的利用和天然環境的保護,做更加明智、更加安全的策劃與抉擇。

五月五日這一期的新聞週刊以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作為封面故事,提醒讀者對這疾病的該注意事項,並稱人類已進入「傳染病的新時代。」

報導說,這個非典型肺炎對人類不但在醫學、政治和經濟層次構成威脅,甚至在心理層面,也是難以克服的頑敵。

它說,這個病毒天性邪惡,擴散和致命能力高強,又一直予人神祕莫測的感覺,難怪公共衛生專家紛紛表示憂慮,主張衛生當局寧願過度防疫,也要謹慎以對。

報導說,醫生、科學家、公共衛生專家正從不同陣線和SARS作戰,因為SARS是「新的敵人」,要戰勝它顯然不會那麼容易,也不會很快即可獲勝。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主任吉伯汀說,「我們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報導指出,科學界測試了一千多種現成的抗癌、抗炎、抗氣喘藥,目前為止,只發現某些干擾素對SARS有初步效用,但缺點是會造成抑鬱症、肌肉酸痛等副作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春季巧用風油精
薩斯和非典有什麼區別?
【紀元專欄】杜導斌:防治非典 忘了“依法治國”
中台港澳專家商討對抗SARS對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