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中走向新生

古蹟閃耀艋舺的歷史風華

台灣大紀云時報記者趙曉慧╱特稿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5日訊】萬華日前疑似爆發SARS社區感染,一時之間萬華成為全台灣的焦點,萬華古蹟風華呈現於媒體,喚起台北人的懷舊記憶。

「一府、二鹿、三艋舺」,萬華(艋舺)的古蹟以寺廟建築為主,見證了萬華二百多年來的發展軌跡。

自清康熙年間開始,由於淡水河提供貨運的地利之便,萬華成為當時的商業中心。龍山寺這個二級古蹟便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之一,「回」字形空間佈局莊嚴穩重,景物古色古香、精緻考究,散發著中國南方式建築的魅力,素有「台北第一名剎」的美名。

艋舺清水巖、學海書院、艋舺地藏庵、艋舺青山宮、西門紅樓等五座,為三級古蹟,年代從清朝橫跨至日據時期,樣式和規模雖然不若龍山寺,但石牆龍柱細緻精美。艋舺清水巖祖師廟,與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為「台北市三大廟門」。青山宮供奉清除瘟疫神只,農曆十月二十二日青山王誕辰是萬華的年度盛事,熱鬧非凡,即著名的「艋舺大拜拜」。舊名「文甲書院」的學海書院,則為台北市碩果僅存的書院。

西門紅樓是日據時期的建築代表之一,由日本人建造。紅磚造洋式八角形與十字形建築的紅樓,是當時民生物資的集散地,台灣光復後,轉型為「紅樓劇場」,演出京劇和越劇大受歡迎,但卻在70年代走向衰敗。目前已改建為「紅樓劇院」電影博物館以及懷舊咖啡館,定期舉辦藝文活動,不僅重現紅樓的風華,成為休閒娛樂的新據點,也宣告著萬華嶄新的文化生命力。

願萬華早日走出SARS的陰影,再度展現她的活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日本香川單車一日遊:琴彈公園、錢形砂繪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