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再次發現絕跡半世紀的雲豹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報導】(據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坪報導)中國四川省境內再次發現珍稀動物雲豹,動物保護人士對四川保護雲豹的方式提出質疑。

據中國官方的新華社的消息,最近發現的這只雲豹長約1.5米,重13公斤,是因為偷吃長寧縣梅硐鎮東河村五組一帶農民的家禽而被當地農民捕獲的。經過市縣動物專家確認,這是一隻雌性的幼齡雲豹。

早在2001年8月中旬,這一地區就已捕獲了一隻雄性幼雲豹。當時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雲豹。,後來經過四川省自然資源研究所專家鑑定,才證實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四川還是首次發現這種珍貴的野生動物。

法新社相關報導說,專家認為,最近捕獲的這只雌性幼齡雲豹與兩年前捕獲的雄性幼雲豹體態和重量相似,可能是一母所生。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野生動物和棲息地項目主任葛芮女士認為這種推測方法是不科學的,DNA鑑定才是確定種源的科學方法。

發現雲豹的梅硐鎮東河村位於長寧竹海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目前,長寧縣將兩隻雲豹餵養在”竹海自然保護區珍衡動物展示中心”,等長大後放歸大自然。葛芮女士對此表示,

“這種保護區裡的動物,都得不到自己生存的空間,動不動抓起來,關起來,放到展示中心,這都是商業利用動物。這叫什麼保護區呀?”

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動物基金會”動物保護專家喬博理先生也不贊同保護區將兩隻雲豹餵養在展示中心的做法

“幼豹一般是跟隨母親生活的,他們被抓獲,母豹還在不在?應該考慮到母豹的問題,可能是母豹帶幼豹捕食,結果幼豹被抓。”

應該怎樣保護長寧縣這兩隻被捕獲的雲豹呢?葛芮女士說,

“如果這種動物在保護區附近被農民誤抓,如果沒受傷,應該馬上放回去。它已經生長一段時間了,可見能夠自己生存。一旦抓起來,時間越長越不容易放回去了。”

喬博理先生認為,跟人保持距離是野生動物生存的條件。在人工飼養環境下,要盡量做到不讓雲豹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上跟人接觸,以後才有可能將他們放歸自然。

雲豹屬貓科,主要產於長江以南,與大熊貓、金絲猴等同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規定的一類保護動物。

相關新聞
駁斥董軍 台陸委會籲中共放棄非理性言論及作為
【翻牆必看】法國籍攝影師:難忘趙紫陽
618電商價格戰愈演愈烈 出版業抵制京東
中紀委書記罕見介入公安維穩 鼓吹楓橋經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