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市民不選老董做特首

官員被轟誤導市民

標籤:

【大紀元6月13日訊】大紀元香港記者報道/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61%受訪者不希望董建華做特首。另,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在昨日發表的一篇名為《特首民望新解》的文章中,批評有部份官員學會偷換觀念,曲解民意調查結果,把對特首的評分40多分,說成是逾40%市民支持,還說可媲美各國領袖,有違科學精神,對民意不公,對社會無益。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公布於本月三日至六日的調查結果,該調查訪問了1000多名市民,47%人指董建華工作表現欠佳;而認為其表現好的只有16%,較4月調查增加4%。至於受訪者對董建華的評分則為45.7分,低於50分的及格水平。

另外,調查同時以假設明日舉行特首普選為題,測試董建華的得票率,結果發現只有20%人表示會投董建華一票,而表示不會投票予董的高達61%。

支持度得分非得票率

鍾庭耀在文章中指出,市民給董建華的評分剛剛脫離45分的信任危機線。他指出,50分可以視為民望的危險界線,而45分則可視作信任危機的界線。對於有官員誤導市民,說成超過45%的市民支持董建華做特首,鍾庭耀指評分調查不能直接轉化成為選民基礎的強弱,對預測選舉結果的作用不大。

他認為,「要使用國際通行的數字,最好還是引用『假想投票』的『得票率』。重疊測試顯示,55分的支持度大約等於45%的『得票率』,50分的支持度則可化成大約30%的『得票率』,45分大概會轉化為20%,而40分大概會化成10%至15%左右」。按以上換算,即董建華的「得票率」只有20%左右,與上面有關特首普選的調查結果相同。

鍾庭耀批評,如把40分化成得票率,實質只得10%~15%的得票率,與逾40%市民支持的講法有一大差距。他在文章結語時表示,「希望香港社會在危機過後能夠與時並進。至少,傳媒及政府官員在引用民意數字的時候,能夠更加客觀公正,是其是,非其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湯修齊倡禁止加味水煙
千部無人機維港賀端午
港大校政風波|校委會:與校長無私人恩怨
港鐵首輛電動巴士今日正式投入服務 行駛K54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