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蘇的故鄉 拉拉山、卡拉溪畔森林探秘

自由時報記者楊珮欣桃園報導.攝影

人氣 59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循著台灣桃園石門水庫往大漢溪而上,在上游卡拉溪畔深處,奇石異木,溪流清澈,神秘的巨木群矗立在山峰之間,宛如世外桃源。

在幽靜的山谷中,由於環境潮濕、陽光充足又布滿石塊,造就了一片廣達兩公頃的天然山蘇叢生區。在當地泰雅人口中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山蘇的故鄉」。為了一睹「山蘇的故鄉」真面目,我們隨著泰雅族頭目梗將米作(漢名胡明德),探訪卡拉溪最上游的源頭。

森林裡的綠色黃金

 耐著性子撥開草叢、穿越層層竹林、楓樹和尤加利樹叢,踏遍崎嶇泥路與高高低低的石塊,一路上蟬鳴鳥叫不絕於耳。不一會兒眼前的景色逐漸從豁然開朗,轉為籠罩在茂密的牛樟樹林,霎時驚見從各個石塊上,蹦生出大大小小硬挺的山蘇,在穿透樹林的陽光照耀下,像黃金般閃耀動人。

 細看每株山蘇的葉片都超過一公尺,又肥又厚,密集地生長在整個山谷之間,綠油油的一片壯觀極了,令人感動到忘卻這一路探險的辛苦。來到這片野生的山蘇故鄉,當然不能錯過一嘗現採山蘇的美味,梗將米作的父親昔嵐武報,邊捏下山蘇嫩葉邊說,可不能將整株山蘇摘採下來,而是要挑選新生的嫩芽,入菜最為可口,葉瓣兩邊愈卷曲、顏色愈青翠的愈嫩,太老的就不好吃了。

古老部族的生活智慧

 驚喜的是,在這片原始的山林中,還保留著原住民過去生活的智慧與痕跡。沿著卡拉溪繼續向上游前去,路更難走,往往需要雙手雙腳上上下下的攀爬在山林石塊之間,還得不時注意別踩到滑人的青苔,但一旁清澈碧綠的水潭和潺潺流水,卻美得像人工刻意的上色,讓人禁不住讚嘆!

 拉著繩索匍匐到山谷的最深處,終於看到我們期待已久的石穴住屋。這是當年烏來的泰雅族,經綿延的巴福越嶺古道來到塔曼山後,遺留的天然避難所,迄今至少有五十年的歷史。

 過去族人遇到日本人討番,或者地震、颱風摧毀房舍,往往都會到在這裡來躲避災難。
 小小的石穴面積不大,約莫不到十坪,一片平坦的大石塊巧妙的位於石穴中央,很難想像可以容納一個家族整整十八個人。石穴冬暖夏涼,一旁支撐火把的三角木架、架煮飯容器的保留生火空間的三顆石頭,和高高低低排列的飯匙,默默訴說著過去為了避難躲在山林深處的生活。

 為了要保留這些遺跡,及避免山林火災的可能,我們無法拿著現採的山蘇,仿效過去的人們直接撿枯樹枝打石生火煮食。不過,光躺在石穴中感受著徐徐吹來的涼風,想像若要在此午睡打個盹,都要有不畏蚊蟲和壁虎等小動物意外打擾的勇氣,不禁令人深深佩服泰雅人和大自然共生的智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放棄與緬甸政府溝通  準備進行懲罰措施
日本外相要求緬甸當局立刻釋放翁山蘇姬
緬甸外長不願透露何時釋放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在軟禁中度過五十八歲生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