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平﹕异常的“七一”讲话

李卫平

标签:

【大纪元7月9日讯】 海内外人士盼望已久的胡锦涛“七一”讲话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珊珊来到众人面前。但其形象却与先前的广泛猜测大相径庭,不免令人大失所望。

此前,有海外媒体报道,胡锦涛将首次以中共总书记身份于“七一”建党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的政治讲话。传言其将把中共党内的民主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有评论认为,《求是》杂志近期发表以党内民主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便是在为胡锦涛“七一”讲话做舆论准备。一时间,七嘴八舌猜测,添油加醋附会,很快便三人成虎,活灵活现了。然而,胡锦涛的讲话除去“三个代表”外了无新意,不免令人大跌眼镜。

不过,“七一”讲话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虽然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大谈特谈“三个代表”乃顺理成章,但“七一”没有了以往的纪念大会却不能不耐人寻味。人们不禁要问,为何不能在“七一”纪念大会讲话中突出“三个代表”?或者说为何“七一”讲话要谈“三个代表”便没了纪念大会的名分?每年“七一”中共都要在人民大会堂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一是为自己打气,二是继续其对广大民众的欺骗宣传;若政治上理论上有重大的新举措出台,其更要借此机会向外推销;如果恰遇新领导人初次登台亮相,其当然更不会放弃这个宣示自己合法性权威性的绝佳机会。毕竟,无论真假,这都是个十分讲究形式与名分的政党。毛泽东也罢,邓小平也罢,江泽民也罢,皆概莫能外。因此,胡锦涛的反常举动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表面上看,胡锦涛似乎尽失机宜,连失两分。但仔细分析,却不尽然。胡锦涛通过理论研讨会的方式,不仅将江时代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三个代表”降格为胡时代的重要理论,更摆脱了于“七一”纪念大会上强调同一主题给人造成其乃“三个代表”继子的尴尬,同时为随后提出自己的理论埋下了伏笔。应该说,胡锦涛守中有攻,江派攻中有守,各有得失。初看,似乎江派占尽了主动,但进一步观察,却发现其优势已大为消减,有强弩之末的意味。

胡锦涛放弃“七一”纪念大会讲话,以暂时推后宣示自己的理论为代价,将“三个代表”从绝对主导地位上拉下马,无异于向全世界公开了中共高层激烈的权力斗争内幕。斗争中,江派咄咄逼人,欲迫胡锦涛就范。然而,小胡却已非吴下阿蒙,坚决拒绝照单全收。在“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上而非于中共成立八十二周年纪念大会上吹捧“三个代表”,正是双方激烈斗争后的痛苦妥协。虽然江派仍然呈现强势,但新力量最终一定会战胜旧力量。这不仅是因为自然规律;十三年中江派累积起了过于沉重的政治包袱。按下葫芦浮起瓢,稍不留意便会引起一连串爆炸,使整个体系毁于一旦;尽管中国政治中民意的力量从来都微不足道,但若胡锦涛善于发动和利用,则势必能将目前人们对胡温的好感与希望转化为巨大的政治力量。人民一旦发动起来,就将是政治斗争中最强大的力量。

这不仅是一轮旧的权力角逐的落幕,也是一场新的权力杀伐的开端。令人欣慰的是,双方的斗争目前仅限于政治领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分析家评胡锦涛七一讲话
陈水扁总统接受日报纸专访强调中国未示善意
陈明通:愿与大陆分享台湾民主化经验
【纪元专栏】方觉:政治改革的新幻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