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鵬回應《海灘》–想講個尋根的故事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由李亞鵬參与制作的青春偶像劇《海灘》即將落下帷幕,收視率為4個點的中等水平,記者采訪了一些觀眾,听到了一些對該劇的質疑性看法,并就此話題采訪了李亞鵬。據中華网8月1日報道﹐一邊是《海灘》中的屏幕情侶倩影,一邊則是有關“情變風波”的傳聞,觀眾在收看時不免增加了很多談資。李亞鵬、周迅近來對記者的确有些退避三舍的味道,每次提及情感都是欲言又止。

  記者:很多觀眾認為這部作品故事平淡、節奏緩慢,在創作時沒想過這會影響收看的效果嗎?

  李亞鵬:《海灘》的故事性可能不強,它更多表現的是人的一种關愛,劇中海邊單純的生活可能讓時間都失去意義,在海邊的四代人之間,并沒有真正的隔閡,我想在一個時尚甚至是前衛的包裝之下,《海灘》實際上講述了中國人最為傳統的親情觀念。當年輕一代知道如何与自然、与傳統和諧統一的時候,對他們也是一次文化尋根的過程。

  記者:《海灘》曾被評价為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偶像劇之一,但感覺偶像劇的味道不夠,你覺得它達到你心目中的水平了嗎?

  李亞鵬:沒有那么高,我不排斥偶像劇的評价,但我不希望它只是偶像劇,我想把《海灘》做成一部有些回味的作品。在作品中我強調的是一個群體,其中有兩條線索一直在交替上升,其一是小偉、小婷、小暢所代表的成長的煩惱,另一條則是小鵬、小兵、阿童的“拒絕成長、回到童年”。兩相比較,前者有些迷茫、有些煩躁,后者則是因為超脫而歸于簡單;前者是在尋夢,后者則是在尋根。

  記者:有報道稱小鵬有你現實生活的影子?

  李亞鵬:我想通過《海灘》傳達對人生的一种感悟,從小鵬一開始的格格不入、魂不守舍,到后來成為海灘的一部分,那种略帶慵懶的、嬰儿般的富足心態,象征著現代人成功地逃离了都市的控制,回到了自己的心靈家園。

  記者:你自己是否經常有逃离都市的念頭?

  李亞鵬:我曾經听說過,一些白領去麗江度假,然后就決定不回來了,在那里開個酒吧,過真正屬于自己的安逸生活。這樣的生活未必是他們20歲時的理想,但卻是在歷經世事之后,對自己比較負責任的安排。他們可能注意到了,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消費,不在于戰斗,而在于為自己儲存美好的記憶,這种記憶主要來自于生活中簡單、純真的一面。就像小鵬回到了海灘,潛入深深的海底時所看到的東西。(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亞鵬為“溥儀”減肥 戒掉十几年夜宵習慣
給尼奧配音已結束  "爭議人物"李亞鵬從容面對是非
探班《末代皇妃》:李亞鵬嫌一夫多妻太麻煩
張國立徐帆為迪士尼《海底總動員》配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