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音樂廳響起《望春風》打動人心

標籤:

【大紀元8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愛沙尼亞塔林報導)身為亞洲的管弦樂團,要如何呈現亞洲地域特有的音樂線條,在西方世界有發聲的空間?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昨晚在愛沙尼亞珠戲音樂節的第一場演出,就以純熟而多元的音樂內涵表現,吸引了當地的樂迷。

 昨天音樂會在愛沙尼亞國立音樂廳所舉行,這座音樂廳小巧細緻,屬於鞋盒式的音樂廳,照例會有一些紛亂的殘響,但是這座音樂廳的音響效果卻出奇得好,讓台北愛樂的弦樂低音部分呈現得厚實清晰,這部分經常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被犧牲掉,卻在愛沙尼亞國立音樂廳重新復活。

 整場音樂會在林天吉的指揮之下,有了一種新世代的活力,但是已故指揮梅哲曾經調製的弦樂色彩,卻依舊令人熟悉。無論是音樂節所要求要演出當代作曲大師潘德瑞茨基,只有音群而沒有節奏的當代音樂《廣島受難者的輓歌》,或是規矩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都表現得中規中矩,偶有佳句,透過林天吉所鋪排的層次感,發出一如原子彈發射前夕那種令人窒息的寧靜。

 但是在演奏台灣作曲家蕭泰然《望春風》、郭芝苑《小協奏曲》以及彭靖《移動的月光》時,弦樂頓時立刻溫柔婉約起來,《望春風》的編曲豐富詼諧,深深打動人心;《移動的月光》表現了台北愛樂傲人的弦樂融合度,排灣族的旋律低沉吟詠;就連小品式的郭芝苑《小協奏曲》,也都有一定的完成度,訴說著東方的美麗與哀愁。

 東方的現代的甚至浪漫的色彩之外,在安可曲的時候台北愛樂一連演奏了兩首,一首莫札特《費加洛婚禮》的片段全團就已經完全放開,緊接著又演奏法國作曲家的《爵士撥弦》,從大家閨秀一下子變成鬼靈精怪的小丫頭,現場觀眾會心一笑,也滿足了台北愛樂的表現慾。

 我國駐拉脫維亞代表施文斌昨天晚上則在音樂會過後,以酒會方式款待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施文斌說,台灣的文化外交深具創意,早就走在中國之前,雖然外交工作並不如想像中順利,但是透過這種文化外交,讓更多外國友人記得台灣,認識台灣,其實更具說服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州菁英音樂營七月廿六日起於休斯頓舉行
兩廳院夏日爵士Party 布麗姬瓦特打頭陣
台北市民交響樂團明天下午演出電影音樂
陳麗芬指揮國立實驗合唱團二十七日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