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被拆除凸显文化保存与现代化失衡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8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赵彦台北十四日电)“今天还在,明天就没了!”这是“胡同志愿保护者”对北京四合院保护现状的描述。据调查,迄今被北京市列为第一批共五百三十九个保护院落的四合院中,至少已有五十四个消失,这也正反映目前大陆追求现代化与保留文化遗产的失衡现象。

本月八日,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国务院官员,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副书记王岐山陪同考察了北京城市建设,并特别到四合院查看。当时温家宝强调,在加快旧城改造、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同时,更要保护文物和历史遗产、古都风貌,与现代化建设兼容并蓄。

然而,讽刺的是,在温家宝提出这项“指示”的当天,北京宣武区东河沿街三号院,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正被拆除。中国经济时报报导,一位居民为此特地打电话给该报社形容说,这个院子“是标准的六柁、五檩、四梁八柱、磨砖对缝,是格局完整而且极为精致四合院,却马上就要拆了,实在是可惜”,这位居民并询问记者能否协助保存。

但等到报社记者转告民间文物保护者前往处理却为时已晚,这座四合院已被推倒,仅能拍照凭吊。

不过,要求立即公布北京市一千两百六十一个保护院落名单,和保护更多四合院的签名活动则如火如荼展开,签署者一千多人,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官员、律师、教师、公司职员、学生及平常百姓。

但是,官方看法回异者依旧不为所动,甚至态势强硬。某城区拆迁单位人员声称:“要是不让我们干,奥运会都甭想开得成!”某开发商则扬言:“世界上那有皇城的范围那么大,只要愿意,我可以把高楼盖到景山底下、故宫旁边。”

温家宝曾说,要保护古都风貌;刘淇强调,保护好四合院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历史责任;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也大声疾呼:“北京四合院等文化遗产不可以再这么拆下去,否则人民不堪拆迁之灾,我们也将忍受千古骂名”。

尽管如此,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北京城区的拆迁、四合院的破坏未见收敛。

民众不解,为什么有人可以凌驾人民利益甚至法律之上,建设“新北京”真是如此迫不及待吗?关心四合院命运的北京中国经济时报,怀疑其中隐含不可告人的利益。

因为在北京旧城区实施大规模改造,可以用“危改”的名义,获取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和使用权,不仅可以直接“炒地皮”,还可以通过招商获取丰厚利益。

一位文物专家说,中国古代可以在朝堂上由监察御史等弹劾失职官员,现在呢?一位法律专家则建议,可引用“行政监察法”第六条和二十三条等规定,对有关城区负责人违反政纪法律以及失职行为,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检举,或者按照“文物法”第七章条款追究破坏者的法律责任。不过对于法界人士引述的法令,关心文物保存者信心似乎不那么充足,他们只能强调:“不动点真格的,怎么能解决对四合院一边挂牌保护、一边照拆不误的问题?”

相关新闻
政商环境恶化 美德杰律所拟关闭在华业务
长江第1号洪水形成 中下游持续暴雨汛情严重
中植集团管理人申请248家公司合并破产清算
河北保钓人士宅基地被强占 上网求助引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