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鴻: 利比里亞見聞

BBC記者 哈丁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隨著泰勒總統離開了利比里亞,人們希望這是一場真正變革的開始。美軍士兵已經開始向在那裡的西非維和部隊提供增援,而反叛力量也開始撤出港口和城市地區。這些發展進一步增強了利比里亞實現長久和平的希望。利比里亞這個國家是由獲得解放的美國黑人奴隸創建的。BBC記者哈丁在利比里亞的采訪中,瞭解到了這個國家與美國的悠久淵源。

從蒙羅維亞開車一個小時沿著海岸和一座小島,我們碰到了一處不同尋常的路障。首先,這裡的看守可不是什麼少年兒童,而且也看不出他們有酗酒和吸毒的習慣。這些人都穿著制服—–時髦的襯衣加一頂帽子。其中一名男子很快來到我們的車前,面帶微笑地向我們致敬。

“歡迎來到費爾斯通,”他說道。隨后,這名看守抬起了路障,當我們的汽車駛過一幅寫著“費爾斯通-全球最大的橡膠園”的標誌牌時,他向我們招了招手。在山的兩側種植著八百多萬棵橡膠樹。這些枝葉茂盛的橡膠樹上挂著紅色或黑色的桶子,白色的橡膠液就順著在樹干上切開的口子流進了這些桶裡。每天,一名男子可以從五百棵橡膠樹上采集到兩桶的橡膠。美國的輪胎製造商費爾斯通公司最早於1926年開始在這裡經營橡膠園,當時他們從巴西引進了橡膠樹,并且從利比里亞政府手中几乎無償地租到了這片土地。

橡膠園裡的生活

費爾斯通几乎什麼都不生產,甚至沒有生產過一隻手套或是一支輪胎。所有的橡膠和在北方出產的鐵礦石一樣,會被直接運往蒙羅維亞的港口。

我們的車繼續在種植園裡行駛。一輛橘紅色的美國學校班車從我們身邊駛過,在路的左側是一座由紅磚建起來的醫院,一座山丘的頂上還有一座再洗禮派的教堂。這裡的道路非常平整,兩邊修飾得非常干淨。我有一種來到了美國新奧爾良的感覺。

拐過一個角落,我們來到了一片有九個洞的高爾夫球場。四名當地的男子和他們的球童正準備開桿。忽然天空又下起了雨,打高爾夫的人紛紛躲到樹下去避雨。我們繼續向前行駛了一段,然后下車徒步走進橡膠園,希望能夠碰到一位采橡膠的人。

約瑟夫身手敏捷地從一棵樹跑到另一棵樹的邊上,收集橡膠。約瑟夫干這一行已經有二十五年了。我們握了握手,我極力想聽明白他支離破碎的英語。他告訴我,他很高興能夠在種植園裡有份這樣的工作。但是由於內戰的緣故,費爾斯通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有出口橡膠了,由於銀行都不開門營業,約瑟夫一直沒有領到自己的工資。更糟糕的是,現在約瑟夫的二十多位親屬也住進了他在種植園裡的家。這些親戚都是為了躲避蒙羅維亞的戰亂才來到這裡,至少種植園裡還是比較安全的。

當我們步行回到自己的汽車時,一輛裝載著政府軍民兵的卡車從我們身邊駛過。這些十几歲的士兵,肩膀上挎著步槍,雨水已經打濕了他們全身。看上去,他們正在趕往六十公里外的前線。實際上,兩天后反政府武裝就兵臨城下了。眼下,我就坐在種植園外機場的候機樓裡,而外面大批的平民頭頂著所有的財產也湧進了機場的院子,以躲避戰火。

這座機場由尼日利亞維和部隊把守,所以應該比較安全。突然門口一陣騷動,接著一位大塊頭女士走了進來。她的週圍是一股廉價香水的味道,身上穿著一套金色的裙子。我們被告知,這位女士是被迫流亡的泰勒總統的弟媳婦。她和我們乘坐同一架前往科特迪瓦的航班。

一位機場官員走過來告訴我們,我們忘記繳納機場建設稅。用十五美元我們拿到了蓋著章子的登機牌。上面還寫著”更加美好”的字樣。我們怎麼能夠拒絕呢?

──轉自《BBC中文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利比里亞各地內戰不斷
利比里亞副總統 請求反政府武裝合組政府
分析:利比里亞總統前途
利比里亞總統泰勒下台 副總統布拉宣誓繼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