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毒品走私集團已成泰陸軍頭號目標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芳贄曼谷特稿)冷戰時期,共產黨游擊隊是泰國陸軍的主要對手,冷戰結束後,泰國陸軍戰鬥目標轉向無孔不入的毒梟,毒品的氾濫不僅危害士兵健康,更損害泰國國家安全與利益,雖然總理戴克辛下令展開毒品戰爭後,泰國陸軍全力以赴,只是仍舊難以肅清境內毒品走私,反而隨著走私變化而不斷轉戰。

在金三角毒王「坤沙」 (中文名是張奇夫)於二○○○年投靠仰光軍事政府受到軟禁後,泰國北部毒品來源轉到緬甸瓦邦手中,由聯合瓦邦部隊 (THE UNITEDWA STATE ARMY或稱紅色瓦族游擊隊)接手佔領坤沙老巢的撣邦地區,並繼續經營毒品。

依據泰國陸軍的資料,紅色瓦族游擊隊於一九六八年加入緬甸共產黨,一九八九年冷戰結束後,瓦族推翻緬甸共產黨,並開始在撣邦地區經營毒品,取代坤沙成為緬甸與泰國北部邊境地區最大毒梟。

造成紅色瓦族游擊隊控制區內緬甸少數民族種植鴉片原因,主要是高山地帶農業所得難以養家,同時缺乏高科技引進,鴉片種植初期只用來自給醫藥使用,後因市場需求速增,價格高漲,成為緬甸山民主要經濟來源,更是緬甸少數民族游擊隊的重大寶庫。

一九九六年紅色瓦族游擊隊與仰光軍事政府合作,共同宣佈這年為毒品根除年,並推動種植計劃以取代種植鴉片,更與聯合國簽約達成協議,由聯合國每年提供一千五百萬美元來支持這項計劃。

只是,這項計劃卻因安非他命的興起而失敗,泰北主要毒品走私由海洛因變成安非他命。安非他命所需的特殊化學原料,都要由鄰近的中國大陸和泰國等走私流入。尤其是使用這種化學原料的人才更不是當地山民可以擔任,安非他命成為泰北和緬甸東北部間的「跨國毒品走私企業集團」,由國際財源支持者、化學專家、製造和供應商、市場專家、交易商等組成網狀般行業。

這種「跨國走私企業」每年流入泰國的安非他命高達上億粒以上,不僅危害泰國青年,更使泰國成為安非他命的天堂。因此,在泰國總理戴克辛今年年初宣佈展開「毒品戰爭」後,泰北地區的泰國陸軍也就對毒梟狠狠地展開一系列戰鬥行動。

泰國陸軍民事局副司令蘇拉沙上校在向外國媒體簡報時指出,從二月到七月初,軍方總共進行邊境巡查一萬五千多次,馬路設站檢查超過一萬一千次,搜索隱藏處六百七十次,執行逮捕行動二百八十六次,共查獲安非他命三百三十八萬餘粒、海洛因九百七十一點二九公斤、鴉片六百七十餘公斤、大麻二百九十六點五七公斤,成果豐碩。

同時泰國陸軍也發現三十名官兵涉及毒品,其中二十四名因毒品交易而遭開除,二人送交司法審判。為避免毒品繼續滲透陸軍,軍方也加強防毒教育,安排更多運動和音樂活動,以減少官兵閒暇時間,並在軍營外設置檢查站,檢查營外官兵行動。

為徹底殲滅毒品走私,陸軍還設立復健學校,協助監獄內吸毒和販毒囚犯脫離毒品和毒癮,並在全國三十九個軍營設立一百八十天復健營,共有一萬名囚犯參加,同時在三十七個軍營內設有四十五天短期復健營,有三千三百三十八名囚犯參加,甚至還邀請泰國著名影星和運動員來協助勸告年輕人遠離毒品。泰國軍方表示,這項毒品戰爭已成為冷戰後陸軍最大的敵人,必須運用情報戰、武裝戰鬥、圍剿戰術,心理戰等,在緬甸山區住民未脫離貧窮時期,這項戰爭只有不斷持續,直到泰北和緬甸人民享有良好經濟生活才可能停止。

相關新聞
消息:川普若當選將繼續與日韓強化三邊關係
最新全球最佳大學排名 美國大學囊括前三
菲日外長和防長將於7月8日會晤 深化防務合作
Temu、Shein被要求提供遵守歐盟數字法的說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