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坎昆會議失敗,誰最高興?

陳勁松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經過五天五夜的緊張磋商和討价還价,由146個成員國參加、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最終以失敗收場。這一失敗,歸因于貧富國家的嚴重分歧。

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取消其農業補貼政策,發達國家表示愿意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比如歐盟,同意將發展中國家視為關鍵性的一些農產品取消出口津貼,然而,仍不能滿足發展中國家的要求。

發展中國家也反對在坎昆會議上發起有關所謂”新加坡議題”的談判。它們擔心,一個新的國際投資體制將使跨國公司受惠,而犧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所謂”新加坡議題”,即關于全球投資、競爭政策、政府采購透明度及貿易便利化的總議題。

發達國家對會議的破裂普遍感到失望,因為它嚴重打擊了締結全球多邊貿易協定的進程,將影響或延緩世界經濟复蘇的步伐。 發展中國家則剛好相反,興高采烈,仿佛在慶祝一項胜利。它們因國家數多、左右了會議、顯示了力量而感到自豪。

發展中國家的興奮顯然是盲目的。其一,在快速演變的世界格局下,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如果不能盡早達成完善的多邊貿易規則,發展中國家可能再度被遺棄在時代的車輪之后:其二,全球經濟疲軟,將加深發展中國家的痛苦;其三,沒有發達國家的扶持,發展中國家的振興不可想象。

事實上,應該反省的,恰恰是這些發展中國家,究竟為何一再陷入貧困?獨裁,腐敗,自相殘殺,極端民族主義或極端宗教狂熱,拒世界文明于國門之外……這類政治或意識形態的惡性循環,連帶催生了國民經濟的惡性循環。

以此次會議上調門最高的巴西為例,在實現了初步的民主化之后,命運一度給予巴西經濟起飛的天賜良机,八十年代,內有政經改革,外有美國扶助,巴西經濟增長迅猛,引起世界刮目,所謂”二十一世紀將是巴西的世紀”之論甚囂塵上。然而,因為政經改革的不徹底,民主化的不完善,官場腐敗始終不能根除,加之整個社會情緒化地向左轉,在內部經濟惡化和外債高筑的雙重夾擊下,重新陷入困境。九十年代中期曾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机,如果不是美國的緊急搭救,几乎崩潰。當巴西外長阿莫林代表20多個發展中國家慶幸他們成功左右會議的時候,他更應該清楚地了解和反省自己國內的現狀。

同理,貧富分化日重、依靠外資內債日深、腐敗成災的中國,是否也應該自思:怎樣避免步上巴西的后塵?

其實,坎昆會議失敗,最高興的還是那些”反全球化”運動的人士。每當世貿組織開會,他們必傾巢出動,大舉示威。他們的行為,倒沒有多少私利的摻雜,基本上出自一种理想主義。這一理想主義,盡管不切實際,卻也對日益商業化的人類,提供了一些警醒。

(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勁松﹕也談腐敗大軍的“高學歷”和“年輕化”
陳勁松:嚴重電力短缺:透視中國能源資源危机
陳勁松﹕富強未必救中國 --- 再評《走向共和》
陳勁松﹕中國股市慘淡,何日是盡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