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星:什么是文明

黄晓星

人气 247
标签:

【大纪元1月18日讯】英文”文明”(Civilization)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City)。城邦里的居民就叫(citizen),相对于世界上很多地方,人还是生活在絮毛引血的社会时,古希腊人已生活在成市化的城邦制社会中了,他们有议会制的管理,有公民代表,有教育,有良好的社会结构,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方向都应是城邦化civilization,有了城邦化就文明起来。这个希腊词后来成了英文中”文明”的意思。Civilization在英文字典中解释为:文化和科学发展到了一个高水平的人类社会(而不是成邦化)。文化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才是文明的社会呢?

中国是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然而,中国的文明也是相对而言,也就是相对于其他人类社会还处在没有教育的、原始的、吃人的、野蛮的部落社会,他们没有农业,没有明显的社会文化和牢固的社会结构,而中国却建立起一个政治结构复杂而牢固的、经济强大和文化发达的社会。但是,中国还未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之前,人们的生活目标是追寻”道”,如生活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人们所追求之道也就是普天下之真理,这是否算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呢?

老子认为:”得道者得天下:其原则是:”人法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古人究竟能否得道,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但是老子感叹说:“大道非常平安,世人却偏行险路,这个背离大道的世代啊!”孔子也说:“如今大道隐去了”《礼记》“天下无道已很久了,我行道的希望也破灭了。”《史记》·墨子说:“三代圣王之后,天下一片乱象。这是因为世人不相信神明了!哪里有君子当行之道啊?”孔子对道的远离任而去很失望,一个补救的方法就是提倡”修己以安人,修己治人”的原则,转而为求”德”,”以礼乐治国”,即是”礼治制行”和”以乐治心”的主张,因为”穷本极变,乐之情也”。用”乐”来陶冶人的心灵和改变人的本性,社会有了礼,也就有了规范,也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明进程在于追求”德”的过程中,通过”德”的演化而形成了中国主流的社会文化,因此,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雅号”。

在儒教的教育中,是以”始于为士,终于为圣人”为目标,即”学而优则士”。其实,古代的希腊大哲,如柏拉图、阿里斯多德之辈也有这样的理想,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提到他的理想国是培养哲学王来管理,他也只是提倡民主,而没提出什么法治,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还没堕落到需要用法律来节制人的行为的地步。于是,柏拉图设立了一个叫做”阿克德米”(Academy)的地方,入口挂匾曰:”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学”,出口挂匾曰:”能谈哲学者方可治国”,这个”阿克德米” Academy 逐渐成为西方的大学。柏拉图对治国之道的追求也就是希腊文明的体现。在希腊文明衰退之后,人类的道德进一步的堕落,堕落到人已经不可以相互信任的地步,因此,罗马人借上帝的名而立下了”法律”来节制人的行为,则使用”国家的权力和严刑重罚”。同时,用宗教来节制人的内心,则是用天堂来吸引人们,让人对天堂的向外和羡慕,用地狱来使人产生敬畏和恐惧。

由于中国的传统一贯”以礼治制行”和”以乐治心”的主张,故中国的历史上没有法治的概念。当我们面对中国当代社会道德崩溃,艺术物质化无所适从的时候,不得不学习西方法制国家,用法律来节制人的行为,可惜我们忽略了引进如何节制人的内心宗教信仰。当然也有一些知识分子悟到了”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中国”的道路。上帝真的能拯救中国吗?君不见,经过了基督文化洗礼的西方人也在远离教堂,法制健全的西方社会也未能阻止道德的崩溃。在现代法制和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生活的人,不时也感觉到法律的无情,无义和无理。在美国和英国,一个一年级的女孩子坐在男老师的大腿上,表示喜欢跟老师在一起,或男老师用拥抱的方式来安慰一个伤心的小女孩,这种方式的身体接触随时都会被指控为性骚扰。当西方的文化也许将被法律摧残时,人们不得不怀念消失了的德。无论高呼”依法治国”也好,”以德治国”也罢,都是缺乏政治常识的政治口号。法律如何在保护人的基本权益同时,却又不孤立和隔离人群,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透明防护栏”,应该是最能体现现代文明的标准。

今日的世界,无论是东方或者西方,精神的大厦都在崩塌。男男女女们陷入难以自拔的精神迷茫,心理疾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人与人相互为敌,冷漠残忍;宗教信仰萎靡,精神理想破灭,真理和信念被相对主义腐蚀,人生意义变得越来越虚无;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从未有过的广泛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变得日益模糊,形同陌路;由此导致的社会麻木、冲突或失衡已成为遍及全球的尖锐难题。 

其实,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生存在地球绝大部分的人群都只是暂时告别了一个非常野蛮的时代,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并未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自然降临,很多时候而是同一个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前的流氓都是衣冠不整的,现在的流氓都是西装革履的,流氓的本质还是一样。社会文化的本质,并不因为技术进步和物质繁荣就改变了它的本质。一个文明的社会不应存在战争、贫穷、缺乏正义和道德沦陷,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能享受物质富足,精神丰富,人与人和平相处。事实上,历史以来都没有一个这样的文明社会,所以才有不断的物质和权力的争夺,从而演变成战争。

既不能根据社会的物质文明来判断该社会是否真正意义的文明,也不能只是从社会的文化遗产中看该社会的文明,更不能仅仅从世界各地的文字记载、文物和历史古迹中了解当时的物质文明。我们不要忘记世界各地的皇宫、皇陵和城堡等等都建立在无数的失去政治、经济和精神自由的奴隶、农奴、农民、工人、工匠和艺术家的死灵上。不但要对古代”文明”的描绘保持警惕,就是近代文明也要谨慎地歌颂。现代文明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殖民时代掠夺的基础上,有人在描绘资本主义的发展时说:”美国西部铁路的每一个枕木下都躺着一个华工的灵魂。”在弘扬中国文化时说:”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如果谁能听到孟姜女哭到长城倒塌的声音,都不会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现代的中国,从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一个中心”经济发展为中心”建设之后,传统时代忠孝仁义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已经被革命的风暴和经济发展彻底埋葬,随着物质主义以强大的攻势席卷一切,拜金主义成为人们行动的强力指南针。不久前,北京王府井改造时,新华书店被迫让位给大商场,很多老北京在那里哭了,也许哭的时间不够长,声音也不够大,所以没有感到上帝,没哭到新的商场倒塌就停止了,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就这样被放在”文明”的宝座上。经济建设被吹成了文明和进步,在高楼林立和豪华宾馆的背后,是否有人知道农民兄弟被超常地透支生命的故事。一部分人被迫为另一部分人创造了”文明”,算不算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呢?

(网路文摘)(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黄晓星:我有个教育梦——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自由
黄晓星:多元文化和先进文化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