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賀節走春 初一拜年祈求新年健康快樂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天保高雄二十二日電)今天是甲申年正月大年初一,大街小巷貼春聯招財進寶大吉大利,民眾拜年賀節送紅包,「走春」祈求新年吉祥如意,祝福新的一年送羊迎猴,健康快樂幸福發財,台灣傳統節慶特有民俗,值得民眾年節假期分享體會。

農曆元月初一,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節慶新年,初一是一年裡最重要的日子,揭開新年的序曲,今天的第一件事是祭拜祖先,鞭炮聲開正,祭祀神明與列祖列宗,向長輩問安行禮,掛紅彩點燈,象徵一年圓滿開始的感恩,向親朋好友拜年是今天的主題。

除夕夜一過十二點就是新的一年,家家戶戶會祭拜天公並鳴放鞭炮以示迎接新年,放鞭炮原為驅邪之用,到後來變成了熱鬧與吉利象徵。在新年裡,最有意思的是拜年,清晨時分,家家戶戶敞開大門去拜年,並且發紅包給親戚朋友的孩子們。

在中國古代傳統節日風俗中,新春拜年有一個極具詩意的名字,叫做「走春」,全家大小選在今天到寺廟上香、到至親好友家送紅包傳福音,各處街道走走去遊春,新年心靈調劑,象徵新春好兆頭,也為年節增熱鬧氣氛。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夫婿與孩子回娘家,台灣民間稱為作客,回娘家的風俗,一方面可以促進親家的情感,一方面維繫宗族社會;台灣有句俗諺:「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民間傳說初三晚上老鼠娶新娘,所以要提早就寢,稍作休息,調節身心。

年初四則是重要的接神日,傳統在年前臘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初四則將送上天庭述職的眾神,接回家中供奉,繼續管理人間善惡;初五隔開,則表示年節告一段落,一般商店、工廠在初五開市、開工,多會拜拜,求五路財神保佑。

民間習俗年初六挹肥,準備挑肥澆菜,從事農作,漸漸恢復正常作息,但新年真正結束在十五日元宵節,小過年提燈籠吃元宵是新年最後的高潮;新的一年從今天開始,人們趁初一譜下新年快樂交響曲,祈願猴年好運旺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