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學加:堅定信心,邁步向前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我十六歲移民美國,二十一歲第一次投票,就享有公投權。在往後無計其數的投票中,都習慣前半部選人、後半部投事的模式。在美國,公民有參與公共政策的決定權是民主政治的一部份,也是人民不容置疑的權利。

正因為美國人有這種政治信仰,所以當布希總統在溫家寶來訪對台灣說了重話時,隨即有記者詢問美國政府:如何解釋美國在全球倡導民主政治的同時,卻反對台灣公投?也正因為美國政府深知干預友邦公投與基本民主精神相悖,因此在被問及有關對台灣公投的美方立場時,僅強調不願見台海穩定生變,其餘皆盡量不予著墨。

爭取公投絕對有助增進人民的權益。通常在民主化的過程中,人民爭取權利,政府消極抵制,但目前台灣的情況正好相反。台灣現在的執政黨努力為人民爭取公投權,在野黨反倒異聲四起,整個過程波折起伏。追究原因,主要係中國運用其國際勢力,對台灣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加上親中人士利用媒體蓄意誤導所致。

如今塵埃總算落定,台灣將在三月二十日舉辦歷史性的公投,為落實民主邁向新高,為爭取人民權益帶來劃時代的勝利。兩項議題中的前者要選民決定政府當否增購反飛彈裝備,以牽制中共的對台武力威脅?後者要選民決定政府當否與中共協商,以建立穩定互動的架構?二者皆能使人民對台灣的未來作深入的思考,就凝聚國人共識、避免未來紛爭而言,實具重大意義。

回顧這一波多折的公投立法與實施過程,我有下列三點感觸:

一、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亦是沒有子彈的國防。國內許多政策如公投,雖屬内政,卻與國際現實息息相關。因此國內決策者在作重大政策決定時,應對國際現勢作審慎的評估與周詳的準備,並提出細緻的策略,以避免無謂的紛擾。

二、海外僑民是台灣外交的觸角,因此宜鼓勵海外僑民積極從事草根外交。尤其在美國的台僑,更當主動與美國主流聯繫,共同站在熱愛自由、民主、公義與和平的平台,籲請美國支持台灣。

三、海內外的台灣人無論在國內奮鬥或在海外開創,每每在逆境中培養出堅毅不拔的韌性,更在奮鬥的過程中建立起信心、孕育出智慧。因此日後對於立論正當、方向明確的理念,縱使逆風拂行,我們都當堅定信心,站穩腳步,運用智慧解決事端,共同朝向一貫的目標,向前邁進。

(作者許學加博士為「全美台灣同鄉會」東北區理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聽障奧運發展迅速  台灣獲第21屆主辦權
扁提三大願景 連任後終結亂象
奧斯卡和金球獎外語片 台灣影迷看得到
魔戒三部曲紅不讓 台灣票房逼近四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